日更好文简友广场

影响孩子成绩的十个习惯

2022-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柳枝儿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肯定不关智商的事,因为真正的问题出在孩子习惯上。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抓好孩子的习惯,再谈成绩。有专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十个好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提前预习教材,可以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专心上课的习惯。在课堂上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清代学者王夫之说:“致知之途有二,曰学,曰思。”这都是在强调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5、善于提问的习惯。我们要积极鼓励孩子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6、切磋琢磨的习惯。《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酿造知识精华。

7、独立作业的习惯。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8、仔细审题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9、练后反思的习惯。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10、复习归纳的习惯。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

总之,当孩子成绩不好的时候,不要急着责备,家长们应该先看看是哪些不好的习惯影响了孩子的成绩,再竭尽全力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感谢你的来访!想买会员请按以下操作:

点击柳枝儿会员大使链接购买,你可以获赠200简书贝(仅限首月)

你还可以先简信我或留言,我赠你180贝助你购买会员(仅限首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