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语言

2019-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烟水连波Amily

关系的语言:如何听懂别人的“话外音”?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角色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期待。决定我们言行举止的,是我们在关系中的角色。这样看,所有关系的沟通,都是一个隐形的角色分配过程。

那么

我们怎么知道别人对我们的角色期待呢?

怎样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到他们在扮演的角色呢?

如果别人的角色期待,和我们自己的角色期待发生了冲突,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冲突呢?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还是需要举一个例子:

大明同学的老朋友老周,最近需要一笔钱周转,20万,10天还。

大明和老周家交往多年,知道老周很可靠,就借给他了。10天后,老周如约还钱。

大明收回借款后,跟妻子说:老周买房,借了我20万周转,现在已经还给我了。

谁知明太听了后却很生气,说:你怎么老把我们家的钱借给别人?

大明说:你生什么气?老周你也知道的,再说不是已经把钱还给我们了吗?

明太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大明说:我这不是正在告诉你吗?

明太不再理他,一直生闷气。大明也很郁闷。

这个故事讲到这里,也许大家都听明白了,表面上明太是生气大明不该把钱借给别人,实际上,她是在气先生借钱之前没有和她商量。

借钱之前是否跟她商量,在关系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一个是说:我们家的重要决定需要我们共同决定;另一个说:不需要经过你的同意。

换句话说:妻子是在生他们关系的气

可是,丈夫为什么不在借钱之间跟妻子商量呢?,也许他有一闪念:万一妻子不同意,我该怎么跟朋友交代?

那为什么事后又要告诉妻子呢?也许还是一闪念:这样瞒着太太是不是不太好?

所以,最后他的诚实换来了妻子的生气,他心里其实也是有委屈的。这些微妙的心态,同样是在关系层面的

================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沟通中很少直接说关系,一般只会说我们遇到的各种事情。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读懂关系的语言。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是我们在讨论的内容;比如,大明夫妇看上去在讨论借钱的事情。

第二层,这些内容后面暗流涌动的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不对人”,只对表面的内容信息作出回应,却看不到内容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有时会造成误解。

内容是表,关系是里。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关系;只要有关系,就有关系的沟通。这种关系的沟通,比内容的沟通更加广泛,更加普遍。

从关系的语言来看角色的期待,我们就了解了,无论人们表面上争论什么,他们争论的一个很大的主题,都是如何在角色期待上达成共识。

怎样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呢?

第一:我们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冷暴力,才是关系的杀手)

第二,了解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者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别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比如太太说:你怎么老把家里的钱借给别人?当大明知道了太太顾虑的是关系时,也许他可以说:老婆不是这样的呃,我也很想告诉你,我就是有些担心你把我驳回,我在朋友面前没面子。

这样,就是对关系的回应了。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先思考怎么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当我们感受到一段关系出现了紧张的气氛,那么可以组织关系中的人一起讨论,就每个人的角色达成共识。即使最后没有形成共识,这样的讨论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会知道矛盾在哪里,而不必再为胡乱猜疑而痛苦。

================

今日金句:

如果你不会听,

你就只能听到事情的表面;

如果你会听,你就会知道,

每句话的背后,都是在说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