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乡生根的你,请记得家乡话

2018-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奕年华

作者 奕少年

01

我家隔壁住了一家四口,都是外来务工者,我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那位年轻的母亲用蹩脚的山东腔普通话与她儿子交流,似乎在刻意营造一个讲普通话的环境,孩子七岁,但是,她儿子反而经常以方言回应,然后那位母亲就这样经常耳提面命式的提醒孩子讲普通话。

每当我听到这对母子分别普通话与方言对话的时候,都会忍俊不禁,同时也很费解,这位母亲有必要强迫孩子讲普通话吗?

我曾就这个问题跟那位母亲聊过,她的回答是,为了让孩子尽早融入现代社会,就要让他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我说,普通话学校自然会教,在家还是轻松点比较好,她回答,在家就要养成习惯,不然他出去会忘……

普通话是中国的通用语,作为一个中国人,会说普通话是轻而易举的事,区别仅在于讲话的标准程度,众所周知,北方人的普通话要好于南方人,而对于当代三十岁以下的人来说,无论身在哪里,就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发音训练,正常的日常交流都是没问题的。

02

相信中国大陆不少八零后九零后都是在香港影视作品的浸润下成长起来的,除了广东省,大陆台湾地区观众习惯观看经过国语配音的版本,而这国语版通常又分为两类,一是由大陆配音演员配的标准普通话版,这些演员至今仍活跃于TVB电视剧或港产片国语配音领域,二是由台湾配音演员配的版本,其特点是浓厚的台湾腔,比如周星驰的御用国语配音石班瑜先生,他应该最有辨识度的国语配音之一。

我是九零后,是个港片迷,记得小时候在家用DVD看香港电影,时常刚打开时,默认的就是粤语版,经常要调换成国语版。

国语版看习惯了,有时候会好奇的调成粤语版试试,但我发现我瞬间崩溃了,我根本无法接受看着字幕去揣摩剧情,虽然那些演员说的也是中文,奈何我一个山东人听不懂广东话啊,这样一来反而对这些演员有了陌生感,不得不切回国语。

仅仅从香港影视作品流入内地台湾需要国语配音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各地方言巨大的的差异性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那我们的方言呢,一方水土养一方语言,方言是不需要教的,如果讲普通话需要稍加学习,那讲方言就是我们的天赋。

我曾与几位广东,广西朋友交流过观看港产片语言版本选择的问题,他们给出答案相当一致,果断选择粤语版,因为家乡话,听着亲切。联系一下优酷上网友关于TVB电视剧的国粤语之争,我只能感同身受的点头。

犹记得2012年有部国产片《万箭穿心》上映,院线版通篇使用湖北话对白,而我在电影网站上看的这部电影是普通话版,后来看了豆瓣上湖北影迷的吐槽,才知道我看到的是配音版,才明白为什么总感觉演员的对白怪怪的,后来看了湖北话版,才感受到故事的感染力。

从湖北观众对湖北话版《万箭穿心》的执着,不难体会广东人对原版港片的感情。

内地电影以方言对白的不在少数,如宁浩的《疯狂的石头》(重庆话,山东话),贾樟柯的《小武》(山西话),曹保平的《光荣的愤怒》(云南话)等等,这些有着浓郁地方色彩的电影若以普通话对白,必定会失去地方意蕴,毕竟感情这东西,普通话不一定比方言表达的更到位。

若普通话代表共性,那方言就代表个性,有时候共性的强大必定会让个性黯然失色。

普通话,方言,同样重要,我们该怎样去平衡呢?

03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一线二线城市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者。

我在济南工作,住在城中村,村里住的大都是外地务工者,隔一条街住着很多四川人,附近小区时常还能听到东北话。

在全国经济实力并不突出的济南都可以这样南腔北调,汇聚一堂,那么南京杭州等更发达的城市情况只会更甚,那就更别提说北上广深了。

不同省市的人沟通只能说普通话,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方言用途越来越少,除了上年纪的人,年轻人基本只讲普通话,他们甚至不会讲家乡话,很多方言面临消失,尤其是那些从小就跟随父母去大城市生活的孩子,除了讲普通话,他们别无选择。

照这样发展下去,方言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难道我们要抛弃我们的方言?我希望答案是否定的。

作家余秋雨认为方言具有一种文化功能:联系乡情,方言有必要保留。

2015年,汪涵出资五百万发起“響應”(响应)计划,旨在调查收集湖南方言,看过《天天向上》的观众应该都了解汪涵对方言的喜爱,对于活动初衷,他的解释是“希望自己能从一个肤浅的娱乐节目主持人有所转变”,“响”在繁体字中由“乡”和“音”组成,乡音是最响亮的声音,“乡音一直在那里响,但应者寥寥,所以现在我就去应”。

在当前中国物质经济膨胀的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相当迫切的,汪涵身为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能有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着实令人钦佩。

04

妈妈的朋友,杨阿姨,山东人,在重庆上学,毕业后在重庆工作。由于身边同事都用重庆话交流,于是杨阿姨也开始学重庆方言。

她发现重庆人特别执着于方言,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一律使用重庆话,中国其他大城市,大概除了港澳地区,在正式场合一般还是讲普通话居多。

重庆人普遍认为重庆人就应该讲重庆话。

她说,如果她讲重庆话,别人就认定她是重庆人,如果讲普通话,就会被人认为她在装清高。

过于重视普通话,忘了方言,不利于文化传承,而过于执着于方言,拒绝普通话,则不利于扩大交流。

05

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大概共有6000种语言,但是这些朴实的乡音正在以每周消亡一种的速度在减少。

毋庸置疑,经济的非平衡发展所带来的人口流动,使普通话的普及愈加必要,但同时,方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也愈加突出,去个性化和保护个性,看似一组尖锐的矛盾。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矛盾,去过上海,广州,深圳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的地铁,公交,语音提示有三种语言:普通话,方言,英文。

实际上,电视,电影基本都讲普通话,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并不缺少学习普通话的机会,大家交流也没必要讲的多么标准,能听懂就好,你看香港演员,媒体虽然调侃他们国语不够纯正,但不至于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

反之,说好方言才是有必要的,生于斯,长于斯,方言是我们的文脉,是故乡的信号,丢了方言,无异于自断城市之根。

就如汪涵所言,普通话可以让你走的更远,沟通更方便,但方言会提醒你是从哪里出发的。

作者:奕少年,自由撰稿人,一个爱写作,爱电影的热血少年,宁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公众号:铸福(ID:ZFTOYOU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