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息回执的一些思考

2016-08-04  本文已影响446人  英鹏以为

最近参与一款新产品,设计到即时通讯模块,有一些同事提出是否要做消息回执,而我是非常讨厌消息回执的。

消息回执这个需求有人要吗?肯定有人想要,这毋庸置疑,很多产品也提供了这个功能。但不是用户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是有什么需求就做什么。那要产品经理干嘛?用户要的不一定对。做产品,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一定会得罪另一部分用户。用户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一个用户都有其特殊性和唯一性,从而使得没有一种方案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单就消息回执这件事,用户需求的来源可能初衷是好的,为了更快地获悉进度,但是它可以释放出每一名用户内心的恶,这种恶是窥探欲、控制欲和猜疑,或者说,宽以律己严以律人。

从工作效率上讲,我始终觉得异步处理对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有效果。做一个消息回执的功能,在当前短时间内可以提高效率,但从长远来看,危害很大。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才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任何老板,都不希望自己麾下皆是庸才。人才对自己的要求高,同时也不希望时时刻刻处在一种被监视的状态。庸才或许接受程度更大,但不管是人才还是庸才,都不喜欢这种被时刻监视的状态。而且,当这种管理方式形成习惯后,应对方案也会应运而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效率降低的更大,也非常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继而良性的发展。

人的天性弱点中有一项是撒谎,任何人,或多或少。从个人沟通的角度讲,消息回执剥夺了人们撒谎的权利,一切都被呈现在日光下,无所遁形。看过就是“已读”,再也不能说没看到了。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视而不见或者有意不回,可是一个“已读”的提示在对方看来就是一个信号,而这个信号是导火索,点燃的是猜疑、愤怒、控制等心底的恶。用户不是圣人,看到一个个“已读”却不回复,我不相信人人都可以做到淡然自若。做产品,可能不算什么说书唱戏劝人方,但很多时候,善良好过聪明,善良不是站在上帝视角悲天悯人,而是把自己看作芸芸众生而互相理解。

BOSS直聘的沟通功能就有已读未读的状态,放到招聘的场景中,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属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短暂而又脆弱,没有已读而不回复的心理压力。而一个“已读”却不回复就可以让求职者或者招聘者了解到对方的心意而省去了中间的猜疑和担心,这种心理状态建立在一种大家默认的职场潜规则上。

所以,我不是要一棒子把消息回执打死,而是要说,这个功能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带来的影响会很大。在做设计时,要慎重思考其应用场景和可能带来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