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广场

再读《道德经》,理解贤与能

2021-01-20  本文已影响0人  薏芢

    一个多月前,夜读《道德经》告一段落,岁末年尾因工作与家务所累,许久没有翻书。想想明年的关于《道德经》里养生之道的培训计划,在无粥无酒无聊的腊八夜,再次翻开《道德经》,体会它的深奥与广博。

      之前读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时候侧重理解老子引导民众安于淳朴简单、自然素静的生活,今天忽然看到另一份注解,深入的理解了贤与能的区别,感觉这段话特别有意思,所以摘录下来:天下的人才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道德情操特别优秀,文化素养很高素堪为楷模,但办事能力相对薄弱,权略机变相对逊色的“贤者”。另一类是道德品质也许有小瑕疵,声誉或许不那么让人仰慕,可是办事能力出色超重众,韬略权谋老练娴熟的“能者”。统治者任用“贤者”与“能者”会采用不同的原则,按照孟子的主张,对于“贤者”要尊,对于“能者”要使,合在一起就是“尊贤使能”。具体地说,就是对待“贤者”要给予崇高的地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以无与伦比的道德魅力感化民众,从中体现国家的政治导向,可谓“贤者在位”,对于“能者”则是要充分发挥其办事能力强应变功夫深的特殊优势,让他们担任具体官职,委以干实事的权限,多出业绩,快出业绩,是为“能者在职”。

          贤能之人、贤能之士、贤能之才等等,以往常常在一起说的词语,今天才知道更加细微的差别,真是知无涯学无涯。想想古人在无花无酒的清明,尚且乞来邻家的灯火点灯读书,我等严冬却能身居暖室,更应当心慕手追,勤学不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