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黑暗时代,到底谁之过?
万卷好书273《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宽容》3:500年黑暗时代,到底谁之过?
文/杜豆豆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收听我解读的《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

1
平衡,才是最佳状态。只要有群体,就需要有相对均衡的力量,来保持良好运转。
希腊早期,民主盛行,后期却政党混乱、战争频发,经济和社会生活都出现了失衡,更不要说文化。罗马也是如此,繁荣膨胀了权力,昔日的辉煌也就成了过眼烟云。
基督教因爱而生,可教会与世俗名利的捆绑,却让这一神圣信仰失去了早期的宽容博爱。当世俗欲望超越了美德,教会也就成了专横跋扈的魔鬼,比暴君更为可怕了。
不过,基督教会也并非在欧洲一手遮天,它还有很多外敌要应付。
其中一个被现代人所熟知的,就是先知默罕默德所创建的伊斯兰教。默罕默德信奉真主,并且以伊斯兰教征服了西亚和北非。从它创建之日到现在,已经12个世纪过去了,两个宗教之间的战争却从来没有停息过。
想想也奇怪,基督耶稣和默罕默德的追随者其实是近亲,说着同一语系,拜着同样的始祖——亚伯拉罕,可是却视同仇人。信仰居然能让人无视血缘,可见精神力量之大,远不是物质所能相比。
因为中间横出来一个和基督徒们对立的穆斯林世界,切断了基督教会和亚洲的交往,基督的福音无法大范围传到东方,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三大宗教能够互相鼎立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2
虽然教会的势力强大,但还是有不少异己的宗教团体出现。比如下面这两个典型:
摩尼教,一个佛教、基督教、犹太教和古巴比伦迷信的混合体,诞生在东方,却在西方扎了根。它曾经吸引过基督教的上层人物,被基督教徒们视为最危险的思想瘟疫。
沃尔多教派,在开放而富饶的普罗旺斯居民中流行。这一教派指责教会的奢侈,鄙视教士们对圣经的解读,也不向教会缴纳任何费用。在教会看来,他们忠于基督不假,可却不履行侍奉教会的义务。
像这样的典型,教会是决计要杀一儆百,武装镇压的。
于是,历史上荒唐的“十字军”,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授意创立了,第一个目标,就是普罗旺斯的异教徒。
教皇以神圣的名义,赦免了这些军人过去和未来的所有罪孽,免除了他们债务的所有利息,然后手一挥,指向前方,发出了命令:“杀光异教徒!”
当十字军士兵问谁是异教徒时,教皇的回答是:“孩子们,干吧,把他们都杀死。主知道谁是良民。”
你能想象这样的一场战争吗?——完全凭直觉杀人!
3
在这种绝对权威的恐怖气氛中,宗教法庭诞生了。宗教法庭的出现,将中世纪推向了最黑暗的500年。
基督是“仁慈”的,法庭本身是不杀人的。但是,它借刀杀人。
按规则,异教徒在法庭接受审判,会被送到当局,当局来决定如何处刑。但是,如果当局没有判处该异教徒死刑,那么当局自身就会掉到麻烦坑里去,比如被逐出教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当局当然不会傻到让自己被逐出,结论也就很明显了。
即便是没有被送到当局,宗教法庭也可能把异教徒一直囚禁在牢房,直到终老而死。
500多年,西方各地不知有多少老实巴交的平民,忽然半夜被一个莫须有的异教徒罪名被拖入地牢等待审判,不许联系家人、不许请律师。不认罪,就往死里打,打到你认罪为止,最后被处以极刑。甚至还有已经入土为安的人被掘了坟,曝尸荒野来判处死刑,连及后代的财产也一同没收。
阴暗的宗教审判官借此中饱私囊,大胆的流氓无赖借此敲诈勒索,还有人当上了专门揭发检举的职业密探。
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惨无人道的事件,在当时却每天都在发生。

4
基督不是最宽容、最博爱的吗?为什么对异己者,会有这样的不宽容呢?
这世上的不宽容,有三种。
第一种,是出于懒惰的不宽容。人类对于已经习惯了的,往往有一种想都不想的惰性。凡是和过去不相同的,人们都会觉得不好适应,将其视为“歪门邪道”。所以,有新思想的人,往往就成了人类的敌人,常会受到敌视。这种不宽容,也是最为普遍的。
第二种,是出于无知的不宽容。无知的人如果能自知无知,倒也可救。最怕就是连点儿自知之明都没有,不仅标榜无知,还拿无知当武器到处攻击别人。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因为无知让他们恐惧,让他们不得不夸耀自己来壮胆,不得不用歪理来使罪恶合理化。
第三种,是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自私自利的根本,是嫉妒心。耶稣总教导人们上帝的垂青不是靠祭祀得来的,那些以祭祀谋求利益的贵族们,能不设计处死他吗?
教会对普通教民的不宽容,显然是第三种的解释范围。你损害了教会的利益,我就清除你,因为你是被剥削的对象。
那么,对科学家们的不宽容,又该作何解释呢?
现代人有发展观念,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人类是进步的,我们会尝试所有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
但中世纪的基督教,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他们迷信上帝,信奉圣经,从来不愿超越或脱离自己的祖宗,只想着今生赎罪、死后进天堂。至于人间,不过都是罪恶而已。
西方古代哲学中,早就有理论提出,地球不过是太空中的一颗星星。基督徒们认为,这都是异端邪说。宇宙是静止的,地球不过是人类等待上帝审判的暂居地,信徒们有《圣经》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探索和求知。所以,教会对求知的科学家,基本上是严厉打击的。
上帝的秘密,怎么能随便去揭示呢?这是“亵渎上帝”啊!
5
求知的人,会在教会压制下轻易屈服吗?
微观看,当然会有人屈服。但历史的洪流是挡不住的,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永不停息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视死如归的科学家在推动人类的进步。
为了躲避迫害,有些人甚至穿上奇装异服,在屋顶挂吓人的鳄鱼,焚烧难闻的草药,以此来装疯卖傻,让外人误以为他们是神经病。这样,即便他们有些疯言疯语,也不足以引起教会的注意了。只能说,在那种极端环境中,也只有这样的委屈求全,才能拥有些言论自由了。
说起言论自由,就容易让人回想古希腊罗马时代,那时,对思想家们的至理名言,人们是要诵记在心的。
可是,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后,言论就没有自由了。不管是奥古士都,还是查士丁尼,不知多少人因为直言犯上而被捕入狱。不过,这些还只是对皇帝的不敬,比之基督教会对出版的审查,那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之后,教士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审查文字。想出版一本书,必须要当局批准,手稿要给当地主教审批。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同样一本书,这一届教皇批准过了,也还是有可能到下一任教皇被宣布为禁书的。因此,两三百年时间里,西方问世的图书少得可怜。
到了15世纪,印刷术在欧洲流行起来,图书销量猛增,教会大为头疼。怎么办?你敲破脑壳都想不通,教会居然设了个法庭审查所有出版物,出了个《禁书目录》,一下子将大批书籍打入了冷宫,也让那些辛辛苦苦从事文艺和科学的人们冷了心。
出于懒惰?出于无知?还是出于自私自利?只能说,三种不宽容都有,而且纠缠在一起,网住了人类的手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向往自由,是人的天性。
人类会被宗教束缚,停滞不前吗?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
下次讲。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收听。下次我们继续解读《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的第八本书《宽容》,欢迎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读更多好书,请访问我的文集连载:《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更多新媒体知识:《新媒体讲堂录》。更多区块链知识:《区块链科普》。
我是最高级别的“简书会员合伙人”。欢迎您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会员已超300人,需群主拉入。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