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6

2018-09-09  本文已影响2人  铁匠826

根据模型,你需要把E做的足够大,就是造成烟雾弹,你可以说你这个馒头跟别人不一样,或者说你这个肉不是普通的肉,越让人摸不到头脑,人们来排队的可能性九越大。

线上其实也可以应用的,我们就按照一篇文章的转发来说这件事儿,一篇文章如何才能刷屏?

这里我同样运用起立鼓掌模型来拆解一下。

起立的阈值T代表什么?那自然就是代表转发,话剧质量Q代表什么?那就是代表文章的质量,误差E代表什么?我认为是对于一个文章的明确的认知程度,因为有很多文章不明觉厉,褒贬不一。这就是E比较大的一种,

X%其实就是朋友圈转发人数占你所见总人数的,这个X%未必是真实的,而是消费者眼睛看到了。【配个图,最好是能看到什么,周围是什么,看到的就是真的】

那么现在几个符号所代表的条件都明确了,我们根据模型,能得出怎么样才能让几乎所有人帮我们转发呢?(起立鼓掌)

1、我们要写出足够质量的内容Q。

2、我们要首先投放那些转发文章而对于文章要求不是很高的人,(当然我们可以用金钱或者其他的去降低这人个阈值,很多的分销其实就是变相降低了阈值)

3、我们要想办法让内容更有话题性与不确定性(E)。

4、我们要让更多的KOL来转发,因为他们在用户眼中是可以降低X%的(比如本来有50%的人转发我才会转发,但是我看到黄有璨老师转发了,那就算别人不发,我也会发,实际上是降低了我的转发阈值。)

5、种子爆发论尽量找一个圈子里面的人,因为他们的朋友圈都是相通的,这样是为了让朋友圈看起来。

大概根据模型就能得出这种结果。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不论是线下的排队,还是线上的朋友圈刷屏转发,本质上都没啥区别。用一个模型也都可以解决得了。

而我之前看过的《传染》,《疯传》等提供的招数,本质上也都是这个模型所可以覆盖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