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道$奇门遁甲易学揭秘紫禁城 ——故宫文化导游——建筑圈

《易学揭秘紫禁城》北京老导游讲解故宫50问(19--21问)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4人  万千仞

紫禁城外朝篇(19——37问)


               紫禁城午门                        

19问  午门为何建得又高又红?

午门高耸入云,令人仰叹,她显示了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想当年皇帝在此向全国颁布新历书,举行“授时”大典,或者举行“献俘”仪式,那景象该是何等的威风。特别提一下“献俘”,二战时期日本鬼子投降,就是在紫禁城举行了“受降仪式”。虽然那次“受降仪式”并非在午门前举行(实际为太和殿前广场),但我们仍然应该把它视为紫禁城的最后一次“献俘”!

午门下面有五个门洞,上面建有“五凤楼”,不仅汉语“午五”同音,日语也是“午五”同音,真是巧合。至于皇帝大臣各走那个门,笔者在此不重复述。午门城墙呈凹字状,很像张开双臂迎客的巨人。大墙内外侧全部涂红,与向东西两侧延伸至角楼的灰砖大墙,形成了鲜明对比。仔细观察可发现,午门“五凤楼”的颜色以赤为主,尤其黄瓦下“底色为赤”的彩檐,红得热烈无比,在紫禁城中是唯一的一座。

《易经》说:南为“离”卦,为午、为火,为脑为心。午门盖得又高又红,符合“南高北低、南赤北玄、南朱雀北玄武”的五行说。仰观城楼飞檐,真像是无数只欲飞凤雀的大翅,对比坚实厚重的红墙来说,木制楼阁充满了灵动感,可令人产生种种幻觉。如前所述,红色有“崇日、辟邪、喜庆”的含义。

今日人们为测量地球而假设的南(午)北(子)方向的线即“子午线”,其名称似乎就来自五行之说。另外,午门“午”字里还有易学“君子居中,面南而治”的意思,并且也有“赤日当午,立竿隐影”的含义,以表示皇朝如日中天,威伏四海。日语里的“中午”就以汉字“正午”来表示,可见“午”字的时空含义与“中正”密切相连。若更进一步探讨这个“午”字,其被后还隐蕴着如“大中华”等更深的意思,因大陆语曾将境外四邻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日语藉此而论什么大陆有“中华思想”——这就是“午”字折射出“天朝占据世界中心”的一例。据日语解释“中华”——即“地处世界中央,最为文明先进”之意。尤其是作为创造了黄河古文明的华夏民族,经过秦汉唐宋明清等历代各朝的鼎盛辉煌,多次傲视群雄,矗立于世界之巅。不可否认,在文明富强地发达到“史上最强”的同时,“中华”一语也曾经是针对相对落后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骄傲自负的专用词。

笔者常想,这个曾让日本既敬畏过又无视过的“中华思想”,影缩于“午”字大门身后,总令人骄傲地勾忆起鉴真大师东渡及遣唐使时代的开放与开明......还令人悲催地勾忆起大清帝国对那“弹丸小国何足道哉”式的自闭与自大......

老照片:紫禁城午门南广场 老照片:紫禁城午门北侧至太和门石阶前
午门前日晷 午门前嘉量

20问  为何称午门是“天时地利”之门?

午门城阙是唐宋以来皇宫正门最高级、最经典的造型。午门两翼合抱,三面高墙,易守难攻,完全是出自防御的需要。同时,鉴于午门是皇帝向全国颁布新历,举行“授时”及“献俘”仪式或对臣下施行“廷杖”的场所,因而可以说,午门是“天时地利”之门,她突出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威严。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午门的“午”字如恰好首先含有“皇朝如日中天”及“天子面南居中而治,威伏四海夷狄”等意。总之一句话,皇朝必须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的。至于“人和”嘛,当然,进了紫禁城就可看见,如外朝三大殿名都有“和”字……

午门中央门楼的两旁,分左右各设一钟亭,每当皇帝举行颁历“授时”与登基、元旦、冬至、册立皇后等大典时,午门上钟鼓齐鸣;皇帝出城去祭坛庙时,午门上鸣钟;皇帝去太庙祭祖时,午门上击鼓。这时的钟鼓声当然与平日神武门上报时的钟鼓声不同,她象征的是“良辰吉日”,自然属于“天时”的范畴。按封建规制,每年冬至,皇帝在午门向全国颁布新历历书,即“授时”大典。至今午门前有两座石亭,东亭置放铜制的量具“嘉量”,西亭置放“日晷”。日晷当然寓意“天时”,百姓无一不是靠天吃饭;嘉量则表示“地利”,从地里收获的农作物,少不了要向姓皇的大地主交纳租利。

明清两朝都曾在午门举行过“献俘”仪式。封建统治者每当镇压了农民起义,总要把一部分俘虏押解进京,从前门经千步廊、承天门(天安门)、端门、最后押解至午门。皇上在午门城楼设“御座”,对俘虏亲自发落,或杀或赦。那时的午门,将皇朝“占尽天时地利、威慑四海夷狄”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戏剧中常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说,有些导游也作类似的“误导”。其实明清两朝都不存在“午门前斩首”的事实。只是龙颜大怒之时,在午门前对罪臣施以“廷杖”刑罚。明朝最多一次挨打的大臣有180多人。事情的起因是明第十一代皇帝正德帝身后无子而驾崩,按遗诏由其叔叔的儿子朱厚熜继承了皇位,即明帝第十二代嘉靖。后来嘉靖帝非要把自己只当过亲王的生父、生母追封为“皇帝”,并要在太和殿举行追封大典,引起百官上疏及跪谏等形式的反对。结果180多人被打之后,有17人因伤而死亡。

总之,对当了“俘虏”及被杖刑的人来说,在威严的午门前,除了将仇冤埋藏心底之外,或只能哀叹“天时不济”与“不识时务”了。


天安门前金水河 老照片:紫禁城午门内玉带河与太和门前广场.


21问  如何揭开“金水河”的神秘面纱?

天安门前金水河亦称“外金水河”,午门内的“玉带河”即“内金水河”。其实,紫禁城有内外“金水河”,不过是两条窄渠而已,只因其流淌在皇家的门前门后,所以才堂而皇之地成为“河”。也许有人问,紫禁城已有“筒子河”(即护城河)围护着,再挖两条小河干什么?

先说说“金水河”的命名——五行中有“西为金”之说,在“相生相克”关系上又有“金生水”、“金克木”的解释。五行说“水”的方位为“北”。因此,紫禁城的内金水河是从神武门西侧(靠近角楼)的北墙下洞入宫内,然后与紫禁城西墙平行向南,在武英殿前绕弯向东,再于太和门前像弓背似的弯流东去。据说金水河之水来自北海、中南海即“三海”。试问,这金水河从宫城西墙任何一处、随便开个洞而流入宫内是否可行?

笔者想,金水河从西北入宫并弯弯曲曲地在太和殿前东去,除了遵守五行说“水”之方位所述之外,与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有关。无疑,仿照地理自然,是紫禁城开凿金水河的前提。《易经》说“润万物者,莫润乎水”。可见五行中的“水”,与自然界中流动的水一样,具有滋润万物的功能。黎明百姓离不开水,皇宫也照样离不开水。用现代的话讲,“水资源、水环境是城市的命脉”。这一点,笔者觉得古人前贤在“宫城与水”的思考上尤为深刻,甚至超过了今人。

如前一问答所述,自从有了《易经》“山泽通气”之说,儒、道、风水各学派将“气”的探讨逐渐推向高潮。影响到后来,连百姓都熟知“气为水之母,水为气之子”,并且将风水学中的“气遇水则止”、“曲水聚气”等说法广泛流传至今。

在过去,大到选址建城市,小到盖房看风水,几乎都重视“水环境”。河流可以给城市提供交通、生活用水等等便利;“青峰竹林野花,小桥流水人家”则是大自然恩赐的神仙式家园。如韶山出了个毛泽东;中山县翠亨村出了个孙中山。就连老百姓都常说,正因为这两处老宅的风景是“山环水抱,气势非凡”。

传统思想认为,都市周边的水不应流速过快,比如一泻千里。古人强调“曲水气聚,湾流气胜”。甚至有人例举历代王朝都“命短”的南京,就是因为长江一泻千里而“留不住王气”。因此,这就是人称“玉带河”的内金水河,必须凿成蜿蜒弯曲状而不能直线地向东而去的理由之一。有了内外两道“金水”,帝王之气“遇水而止”,永聚宫内而无忧。同时,河外的邪气遇“金水”则戛然而止,不入大内。

总之,内外金水河对保王气如此重要,理应开凿。况且,内外金水河为紫禁城的排水及用水,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顺便提一下,紫禁城之所以四门俱开而不象普通四合院那样“门开东南”,除了皇家气派之外,在“保王气、辟邪气”的讲究上,全靠内外“金水”及护城河之水来防护。再联想宫外寓意“山泽通气”的景山与“三海”,这组合式的“故宫山水”真可谓天下无二、气势非凡也。

紫禁城西北角进水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