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通往自由与幸福之路

2017-09-13  本文已影响38人  Nate_Xu

最近同事分享了一本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算是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通俗读本,这周花了点时间看完了。虽然我对阿德勒心理学有些观点不是很认同,但是这些观点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所以,我想写篇文章来分享下我的读后感,也顺便记录下我在看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目的论

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以及心理创伤论针锋相对,阿德勒则提出了目的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遭受过父母虐待的人虽然想走出房门,但是一走出房门他就浑身发抖,以至于无法正常生活,用目的论来解释就是,这个人是出于“不出去”的目的,不自觉地制造出了不安或恐惧,这样他就可以获得父母的关注以及小心翼翼的照顾。一开始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是无法接受的,但是仔细一想,好像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比如小时候我们确实会有做出一些蠢事来博取关注的行为。毫无疑问,目的论可以解释一部分生活中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拖延症就是目的论的完美诠释,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达成拖延这个目的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而事实上很多借口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能完全认可目的论(当然我也不完全认可原因论,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回到书中的例子,如果没有父母的虐待,那个人很可能就不会有闭居的毛病,目的论过于夸大了个人的因素,而忽略了客观的因素。

抛开目的论的对错,从实用主义出发,目的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事物,最重要的是,目的论提供了一套从过去或者说原因论里面解放出来的方法论,也就是说过去的经历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的,而是由我们赋予,我们可以把苦难视作磨练,也可以把苦难视作折磨。我甚至觉得,把原因论和目的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去解释很多行为。如果我们把未来看作一个函数的输出,那么过去的经历/客观条件(原因论)和如何去诠释过去的经历/如何领用客观条件(目的论)就是这个函数的两个输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生活中有的人遭受了一样的苦难,但是未来却并不尽相同。既然过去的经历和客观条件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就得从我们自身来做改变,这也是阿德勒所说的“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通往无忧之路

阿德勒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的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他还说“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活”。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认为并不是的,哪怕一个人在宇宙中生活,如果身体有毛病,那烦恼依然会存在,我们应该都有过身体不好导致心情不好的经历。话虽如此,但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也确实可以溯源于人际关系,比如说自卑、竞争等,归根到底也是人际关系问题。而换一种说法就是,人际关系剥夺了我们的自由,从而带来的烦恼,比如说为了寻求被认可,你得按照别人的方式去生活,但这也许并不是你想要的方式,比如说职场上的阿谀奉承。阿德勒提出,解决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的方式,就是课题分离。关于课题,阿德勒把人生过程中的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又统称为人生课题。与此对应,阿德勒把通过总总借口来逃避人生课题的行为称作人生谎言,比如说工作狂就有可能是一种逃避狭义的工作之外其他责任的人生谎言。阿德勒心理学又被称为“勇气的心理学”,因为阿德勒心理学要解决的是缺乏勇气去直面人生课题的问题。课题分离,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离开来。我认为,课题分离的现实意义就是,不要去思考别人的课题给自己带来烦恼,也不要干涉别人的课题给他人带来烦恼。书中还提出,辨别到底是谁的人生课题的标准就是,某种选择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承担,比如说小孩子不学习的最终后果是由他自己承担的,所以孩子学习不学习是孩子的人生课题而不是父母的人生课题。进行了课题分离之后,放下别人的课题,就可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烦恼。书中举了个例子,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是别人的课题,而不是你的课题,我认为,可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成立的,但是如果是说在年终考核之类的情况下,最终后果是需要你去承担的,这也算是你的课题,而这又引出了被认可的问题。书中认为,害怕被讨厌导致人们追求被认可,而被认可的欲求导致我们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从而扼杀了自由,而事实上,我们是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的,当我们忽略别人的期待,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自由,所以书中又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那么,考核的问题怎么解决呢?下文会有答案。

这小节的开头我有提到,我并不认可“人的烦恼皆源自人际关系”的观点,所以我认为的自由也并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中的自由。在我的观点里面,自由可以细分成三部分:财富的自由、人身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财富的自由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懂。人身的自由可以理解成为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比如说免受他们的人身控制、免于疾病的折磨和可以自由行动。精神的自由是指可以独立思考、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这三部分自由共同构成我的人生字典中的自由,尤其是人身的自由甚至是财富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的基础,可以想象下,一个人身受控或者说疾病缠身的人,是很难有精神的自由和财富的自由的,所以我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所理解的自由和阿德勒的自由是有很大一部分交集,除了人身的自由,所以你们说通往无忧和自由之路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课题分离和保持健康的身体。你们可能会问,那么财富的自由呢,其实和考核的问题一样,下文会有答案。

共同体感觉

阿德勒认为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而共同体感觉则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共同体就是很多个体的集合,比如说公司、学校或者社会。共同体感觉就是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且感觉自己在其中有位置或者能为共同体做贡献的状态。而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的路径就是发展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是指虽不同但平等的关系,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具有上下级之分的纵向关系。书中认为,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基于纵向关系的行为,因为发表表扬和批评的人是处于一种优势地位,而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为了达到让对方按照自己期待去做事的目的,是一种干涉别人课题的行为。因此,阿德勒提倡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比如说“谢谢”之类的话,也就是说不批评也不表扬,仅仅表示自己的感谢。

书中指出,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自我接纳比较容易理解,通俗来讲就是说可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他这信赖则是指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我个人觉得“他者信赖”有点过于理想化,尽管阿德勒心理学中的他者信赖的范围是在共同体之内,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难以达到这种状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者信赖”简化了人际关系,因为如果你把对方是否会背叛看作别人的课题,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烦恼就会少很多。我认为这其实是书中的漏洞,因为如果按照上一小节中划分课题的归属的定义,对方的背叛不见得不是自己的课题,把对方的背叛完全当作对方的课题的想法只能说是一种人生谎言。“他者贡献”则是指如果做到了“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那么自己就成了别人的伙伴,反过来别人也是自己的伙伴,然后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通过他者贡献来找到自己在共同体中的位置,然后形成共同体感觉。但是,他者贡献并不等同与自我牺牲,书中用工作举了个例子说,“劳动并不是赚取金钱的手段,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工作也正是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所以考核和财富的自由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他者贡献来获得解答。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人生的意义和幸福的来源

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视的“甘于平凡的勇气”,书中认为,人生过程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终点,就像旅游一样,旅游的过程就是目的而不是到达某个特定的旅游景点,所以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事实上,我在生活中也是持这种态度,我认为人生就是体验的过程,当然我也是想多体验点美好的东西。在人生存在于“此时此刻”的基础上,阿德勒认为 “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但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人们想要选择自由的时候,往往容易迷路。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这颗北斗星一样的“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书中甚至认为,“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而关于幸福,书中提出了“幸福即贡献感”的观点,也即是当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对共同体有贡献的时候,他就会感到幸福。我并不能完全认可这种观点,因为幸福的形式很多,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有人在乎自己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幸福。如果说“贡献感可以带来幸福”,我更加能接受。而获取贡献感有很多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贡献感是以牺牲自由去迎合他人为前提。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他者贡献,即使作出看不见的贡献,只要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也可以,这么一来,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按照这种说法,工作作为一种他者贡献的方式,可以从中获得贡献感(幸福),用这种方式来代替通过被认可来获取贡献感,把追求被认可的执着转移到获取贡献感上,当对共同体有贡献了,考核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这样就可以同时获得自由(包括财富的自由)和幸福。当然,这里的工作并不是狭义上的工作,做家务也算是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