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思考瓶颈效应
2020-0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墨蘭君
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说:“事实是死东西,是想象力赋予他们生命。”因此,为了消释我们自身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某些“瓶颈效应”,我们应当重视思维的想象力。值得借鉴的方法如下:
(1)扩大联系点。即从时间上、空间上相近,或形式上、内容上相似的事务和现象中进行联想。比如记不清楚某个数学公式了,你不妨先想想与之相似的数学原理、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想想它们在哪一个章节。又如你一时想不起老同学的姓名了,你就不妨先想想与他(她)相近又与你自己相识的其他老同学的姓名。如此联想往往能激活深藏于记忆深处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各种条件之间的联系揭示得越充分、越深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就越多。
(2)拟一份思考“清单”。这是为实现“扩大联系点”直接服务的。1941年,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拟定一份思考角度清单的方法,来提示创造者培训掌握多角度思考法的本领。他认为,逐一检查、核对这份“清单”,能使创造者在遇到思维障碍时,比较全面地思考某一对象,而不致遗漏重要的思路。
(3)学会“积极的休息”。在一个人解决某一问题或从事某项创造活动的过程中,思维要经历将活动的重点从意识区转移到无意识去的“酝酿期”。在这个“短时休息”的阶段内,有的人养神休息或者睡觉,有的人则运动或散步,然后才可能“豁然开朗”。因此必须学会“积极休息”,就是在思维过程中,经过紧张的思考后,如果发现被“瓶颈”卡住了,那就不妨暂时松弛一下,休息一会儿,使大脑神经中枢在思维的循环性节奏中恢复平衡状态,这往往有助于“顿悟期”的降临。心理学研究以及众多事实,已经反复正面了这一点。
以上摘自《与女儿谈管理》赵征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