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音乐实验室】- 音乐和语言如何塑造大脑
美国西北大学的尼娜·克劳斯教授完成了一个复杂的任务,最近于柏林的落墙会议上进行了发布。她揭示了声音的秘密。每年一度的落墙会议聚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各领域的学科领袖,大家来分享在各自领域的研究突破。在15分钟的发言中,克劳斯说,她用一个全新的方法来检测大脑是如何处理声音进程的,她解决了该领域里的一个重大问题。
三二一健康睡眠促进工程“我们生活里的声音,改变着我们的大脑。”克劳斯说。她是一位发明家,业余音乐家,美国西北大学通讯学院听觉神经系统科学实验室的主任。“在我们实验室里,我们对生活里的声音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进行了长期调查。丰富的声音和声音的缺乏,都会对我们的大脑塑造有影响。”
为了了解大脑对声音的反响,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耳朵直接播放演讲或者音乐。当声音通过附在参与者头上的感应器转变成电流时,科学家们对之进行了测量。
激昂的交响乐逐渐推向高潮,令人热泪盈眶,脊梁骨好像通了电流,身子震颤不已;渐次增强的背景音乐,为电影与电视影像添加了情绪感染力;球赛中,管风琴演奏者让我们一齐起立、欢呼;父母轻声吟唱,安抚婴儿。
我们对音乐喜爱源远流长,自文明草创,我们就会创作音乐。人类最晚在三万年前,就会演奏骨笛、打击乐器与单簧口琴。世上每个社会都会有音乐。此外,我们似乎天生就能欣赏音乐。两个月大的婴儿就爱聆听令人愉悦的协和音,不爱听不协和音。交响乐终曲让人产生感动的震颤,那时大脑里最活跃的区域,我们吃巧克力、做爱或吸食古柯碱都会兴奋,全是同样的快乐中枢。
科学家们研究了成千位参与者,他们的年龄从0岁到90岁,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处理声音的能力受到如下因素影响,包括演奏音乐、学习新语言、老化、语言失序和听力丧失等因素。
观点一:音乐能舒缓情绪调节压力,有助于大脑活动,促进学习,事半功倍
观点二:音乐干扰思考,分散注意力,自控力弱的易受影响,学习效率低,用耳机会损害听力
研究表明,那些积极演奏音乐(爱好)的人,在整个生命阶段都适应噪音,而那些不喜欢演奏音乐的人对噪音的耐受性差。研究结果还表明,穷人和教育水平低的母亲对孩子的声音接受力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能看到,大脑是如何处理声音里关键成分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音高、时间和音色。”克劳斯在落墙会议上说,“可以拿混合板图片来做类比,大脑能做极好的微调。”
发现大脑对声音的处理能力之后,克劳斯及其团队在神经系统科学领域里还有了其他重要发现。她们走出实验室,进入学校、社区中心和诊所去观察和研究。
音乐与大脑其他发现如下:
-
“让声音有感觉是我们要大脑完成的最难的任务之一,因为我们在用微秒来处理信息。”克劳斯说。“不奇怪,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失序问题,头痛、精神问题或者只是在衰老,这都是在复杂环境里对声音的理解问题。那就像是在嘈杂的环境里听到朋友的声音。大脑里的声音处理过程真的能让大脑更加健康。”
沉浸音药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