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阶段性成长之路
2017-07-26 本文已影响284人
勇哥在进化
7月25日听罗胖在得到APP中的周会直播,当时他主要是讲述“复制”原则指导下的工作方法问题,中间举例子的时候偶然谈到不同年龄阶段的成功标准,这个偶然的内容在我看来特别有价值,非常值得重新拿出来深入学习解读一下。
人生成长之路一、罗胖的原话大意
- 不同年龄阶段,成功的标准是不一样:
- 20岁,有高手愿意带你,就是成功;
- 30岁,有高手愿意用你,就是成功;
- 40岁,你的社会价值超过你的真实能力就是成功;
- 50岁,你桃李满天下,就是成功;
- 60岁,可能只需要有趣就是成功;
二、我的解释
- 20来岁,你还在上大学或者刚刚毕业,还是一个大孩子,这个时候没有太大能力,但是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思维奔逸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想法很多,没有定向到处换地方、换工作、换女朋友。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高手愿意带你,知道你一条方向,你的精力和注意力得以收束,朝向一个方向努力,这个过程可以有效锤炼你的能力,成为一个能做事的人。
- 30来岁,经过毕业后5-7年的努力,你具备了能力,并且有一种想做事的冲动和欲望,期待改变世界。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愿意用你,给你舞台,给你做事的机会,这个最幸运的,因为你的能力和能量可以得到发挥,成为公司的顶梁柱,把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成了,过程中积累阅历、经验、人脉、自信。
- 40来岁,此时已经小有成就,获得一定的江湖地位,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事情就不再是前线冲杀,左冲右突了,而是根据自己30多岁积累的人脉、资源、自信等卡住行业中的某一个位置,让自己获得品牌,当大家提到XXX事情的时候,能够第一个人想到你,这就对了,此时你有品牌溢价,不再是一个靠能力吃饭的人。
- 50来岁,这个时候你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大不如前,没有办法和年轻的人们拼抢,这个时候需要交棒,把自己的位置、经验、权力下放,传给自己的弟子,他们因为你的提携而成长,你就是成功。
- 60来岁,这个时候身体和精神可能都开始出问题了,零件老化,精神衰退,这是自然规则发生作用。这个时候已经不必孜孜不倦改变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讲已经是熟稔于心了,不再有太大的波澜能够触动你。这个时候不要倔,不要闹,真实做自己,如果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头或者老太太挺不错,让这个世界因此好玩一些。
三、背后的感悟
1. 任何事情想要做好都是有节奏感的
做人也是一样,随着自然的节律安排自己的人生,安心度过自己人生的四季。
20-30是春天,万物生发的季节,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30-40是夏天,枝繁叶茂的季节,要不断生长壮大;
40-50是秋天,收获满满的季节,要为后代保存种子;
50-60是冬天,万物凋零的季节,要顺应天命,走向归途。
2. 掌握自己进步的阶梯
- 20来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靠自己的同时要找名师带你;
- 30来岁,凭借能力成为公司顶梁柱,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靠自己和团队的能力;
- 40来岁,个人能力弱化,你需要更多依靠团队来做事,通过个人的管理能力来实现;
- 50来岁,不需要个人能力了,需要的是吸引人追随的能力,让大家自动自发为你做事情;
- 60来岁,已经被社会边缘化了,最好的做饭就是不给大家带来打扰,安静度过余生。
- 越到后面越不需要是用自己的能力了,更多是靠自己待人接物的智慧之道。
3. 我的阶段和行动
当前我刚刚处在最关键的阶段,正式30-40岁的起步:
- 我的个人能力已经具备,接下来需要开始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世界的阶段;
- 我需要找到自己的舞台,用自己聪明才智,推动把事情做成,呈现自己的价值;
- 过程中开始有意识输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开始为40岁左右的个人品牌做好准备;
- 以一种足球职业运动员的心态工作,拼命踢球提升的是自己的身价;
- 具体做法是,以季度为单位,每个季度要在公司做一个极具价值的项目;
- 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输出自己的成果,让自己可以不断积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