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挣扎在“勇猛精进”与“混吃等死”之间?——读王潇《三观易
“潇洒姐 ”王潇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解读是这样的:“人来到世间,本来是一个偶然,全无意义,自己选择活成什么样,就算是有了个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勇猛精进,也可以选择混吃等死。在这个世界上,“神”已经不在了,像愚公那样信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人也很少了,每个人都只能活一世,勇猛精进的人希望自己乃至子女能活出深度和广度来,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既然是向死而生,“对一生而言,得到和失去最后都是虚无,意义只在于对全过程的体验,你生命是有限的,所以要尽最大可能去实现体验的深度,广度和密度。”
由此,我明白了现代社会人们焦虑的根源,与这种“存在主义”哲学观脱不了干系。然而,一味“勇猛精进”的人不会焦虑,一味“混吃等死”的人也不会焦虑,焦虑的只是挣扎于“勇猛精进”与“混吃等死”之间的大部分普通人。
朝九晚五的你,捧着捉襟见肘的月薪,仰望月光的时候,也曾对着月亮发誓:“我一定要勇猛精进,努力实现梦想。”哦,不要对着月亮发誓,它是最变幻无常的。前不久有篇爆文《高手是持续性自律,你是间歇式自虐》正是说的此类,总是游走于热血沸腾与得过且过之间的人。
“潇洒姐”的选择是勇猛精进。她从1991年那个时间管理和手账还没有这么流行的年代开始写效率手册,写了20几年。这个方法帮助她考取人大研究生,保持好的身材,创办自己的公司,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反思了一下,阻碍我勇猛精进的的木马程序有很多,害怕身体吃不消,害怕白费力气,不相信自己能达到,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放不下现时的舒适感,想要及时行乐,秉承着“人生的价值不就在于每一天过程的体验吗”这样的人生观。
潇洒姐说,“想要获得体验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人需要积累见识和平台。见识和平台是无法生来就有的,需要人去努力去获得,去一个一个的,上台阶,并因此,为了能够拥有更高沸点的体验,我们需要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来攀上更新鲜、更广阔的平台,只有过程,没有结果,只能困在原地不动,走得更快、更远才有风景可看。这里面有两点会让我幸福,第一是完成了路程,第二是看到的风景。”
“隐忍现实还是追求梦想?是做想做的事还是做该做的事?是着眼于眼下还是可持续发展?”老实说,这些问题纠缠我很多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只把自己当成一个“生产者”,天天打了鸡血似的工作,却忘却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另一种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消费者”、“梦想家”,不屑于为五斗米折腰,而囊中羞涩。而我们,既不是“贵族”也不是“艺术家”,“只有最大化地使用左脑,然后把成果输送到后脑的吃喝玩乐中去。”我明白这个道理,大概是从读到席慕容的散文里那个一手雕刻墓碑,一手雕刻艺术品的艺术家开始的,但愿还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