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墨池记》
2017-02-15 本文已影响30人
恺然
南丰先生的《墨池记》篇幅短小,然而舒缓有致,有一唱三叹之情韵,令人反复吟诵,意犹未尽。
临川城东,有一方墨池,传说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仰慕汉时张芝,临池学书的所在,时日一久,池水尽黑。可作者对此一说存有疑问,当年王羲之不愿勉强自己做官,便畅游东南各地,泛舟沧海,纵情于山水之间。又怎么会有空来临川学习书法呢?但作者仅略作反问,以示疑虑,便将笔锋一转,探讨王羲之书法大成的原因,其文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至此,我辈常人常以为作者将会议论起学习一项技能贵于坚持的命题,孰料作者突出奇笔,进一步推出“学岂固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的观点。此处笔锋出人意表,有如蜻蜓点水。
百年之后,如今墨池之上已经建起了一州之学舍。教授王君盛不愿王羲之的事迹湮没,于是嘱托南丰先生撰文记之,以勉莘莘学子刻苦学习。而南丰先生一笔三折,跌宕自如,由养才而论及修德,以为德远胜于才,而修德亦远难于养才。故其文末曰:“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此文不仅是作者对当时墨池学子的告诫与勉励,也是值得后世百代学子瞻仰的典范;以德养才,才方能服众,若有才无德,当时时以《墨池》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