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脱离心中执念,人生轻盈前行

2024-07-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源小毅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放在都没有看,或许是跟风买的,觉得断舍离是一种时尚,或许认为自己一直都在断舍离,没到换季的时候都会“断舍”一些无用的物品,尤其是衣物,每次都能整理出一大包,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次整理时都会发现上次没舍得放手以为还能用到、穿到的衣物根本一动未动,还是原样的放在哪里,这次整理还是在犹豫到底放不放手,断不断、舍不舍?

终于拿起这本书,想看看到底应该怎样断舍离,打开书的那一刻我想的是找到断舍离的方法,看下之后才发现断舍离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意识,断舍离的不是物品而是执念,越看越觉得人应该如何活,应该如何与空间相处,应该如何与自己相处是与古老智慧相融相通的,物品只是自己意识的一种外在体现而已,断舍离本身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收纳指南:
1、三分法:全局视角对物品进行分类,大类、种类、小类,按照类别进行收纳整理
2、751法:收纳空间的留白
3、1out 1in法:先出后入
4、one touch fa :减少环节,收取简单方便
5、自立、自由、自在法:物如其人,物的状态就是自己的状态
无论哪个空间、无论哪种物品,在整理和取舍之时都要以时间轴和自我轴为基准,考虑物品与自身的关联度,考虑“必要、合理、愉快”的标准进行取舍。

其实舍弃真的很难,有太多的牵绊在里面,一个物品就是一个故事,多想抓住以前的记忆和感受,其实是太多的执念在意识里,让自己沉迷于过去的情节之中,而忽视了当下,当下的需求,当下的感受,丢掉杂物就是丢到心中太多的执念。

终于下定决心要断舍离,可是看着整理不完的物品,好挫败。断舍离是物质的减法,内心的加法。从简单的小地方着手,哪怕只从一个抽屉开始,今天只是把它整理好,看着干净整齐没有多余杂物的抽屉,心中也是愉悦的。小地方获得的小成功不断积累,也足以给人勇气和信心。东西多的人往往面临的事情也多,这不是和我们处理事情也要从小事开始一样吗?巨大的、困难的事情把它拆解成一个个的小事件,这不正是我们的做事之道吗?断舍离正是对自己的心理小锻炼。

“没有时间啊”这句话是不是经常挂在嘴边呢?反正我是这样。这和我们面对满衣柜的衣服却抱怨“没有衣服穿”是不是如出一辙呢?学习时间管理知道要做事之前要思考这件事必须是自己亲自做吗?是必须要做的吗?是最重要的吗?也知道要学会休息、放松,原来和断舍离的“必要、合适、愉快”原则是一致的,空间和时间一样需要留白,保持一定的宽松度。

我收拾好的地方总是被他人有搞得乱七八糟,我在断舍离,而他却在买买买。只要与人同住在一起,这种矛盾就不可避免,尤其是自己的视角改变后,其他人的东西就会变得格外碍眼。书中有段话是这样说的“越是介意别人东西的人,其实越没有充分收拾自己的东西。这些人带着被害者意识总把责任推向他人,形成根深蒂固的消极情感。”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开始行动,心情愉悦的对自己的东西进行断舍离,不要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多么熟悉的感觉呀!一切都是来自于自己,做好自己,不要期待改变对方。

断舍离是一种“间”的艺术和创造,空间的间,时间的间,人间的间。
断舍离是一种平衡,新陈代谢的平衡,出与入的平衡,呼与吸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平衡,当下与执念的平衡。
断舍离即以“此时、此地、自己”、“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在出与入中创造生命之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