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当代诗词:我不是怒了,是吐了!
按计划,并且出版社允许,我《诗传》的最后一篇是“当代诗传”。全篇将只有一个字:
呵。
然而,现在我不打算这么写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个“呵”字,简直算得上对现代人写的诗词的褒奖。
现在都被称为网络时代了,可这些诗词还在衡阳雁、阑干拍遍,要不就是铜尊、金漏,我说,这些东西你们还在用么?
且不说字眼陈腐,就内容和情感来看,不过强说闲愁,模拟古人声气,替棺材瓤子发声。连隐士情结都出来了,我说,你以为你很红么?
时代感,是任何好作品的灵魂。每个人只能做自己时代的事儿,也必须做自己时代的事儿,这不是谁规定的,是逃不脱的规律。
什么叫时代感?即便不懂中国诗词的历史脉络,你总得知道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吧。据说,此词发表,天下耸动,蒋介石召集文人同题写作,试图超过其境界,最后不了了之。他给自己的文人之作的评语,可以留下来,并且送给当代大多数诗词爱好者。不多,只有四个字:
腐朽之气。
《沁园春·雪》好,好在什么地方?不是风格豪爽问题,豪爽的诗作多了。不是意象景致、语言精到那么简单,最关键的是时代气息。尽管用典,但每个字眼都在说当时。什么时候读,都能感受到作者所处时代的气象,尤其作者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所思所想。
任何好作品,都有这个共同点,毫无例外。
不要看到古诗词的形式,就一头扎进唐诗宋词的意象里出不来。大凡优秀的诗词,都是进得去、出得来的。当代人最大的毛病,是出不来,或者干脆没有进去过。
不管什么体裁,都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自己的话。
写东西,无外乎三点:有得说,就言之有物;说得清,就条理分明;说得好,就有文采可观。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至于文采,未必是华丽,朴质也是文采,甚至是文采之大者。
最忌讳的是言之无物。呻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是动人的,但前提是要真有病。无病呻吟,就恶心。现代诗词的毛病,在于咿咿呀呀假装高潮。
更大的问题是:就是咿咿呀呀,也是套用古人的腔调。
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话,这很难么?
很难。
文学史上多次以革新为目的的“复古运动”,其实都是在矫正食古不化、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的文风。
王勃、陈子昂,初唐的建安风骨倡导,本质上是要面对时代、言之有物。抵制的是六朝以来靡丽之风。
韩愈、柳宗元,中唐的古文运动,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本质上还是要面对时代、言之有物。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范仲淹、欧阳修,宋初的古文运动,本质上还是要面对时代、言之有物。抵制的是宋初诗文的是西昆体、晚唐风。晚唐风是什么?只知炼字雕琢,言之无物。
但宋诗在宋末,又回到纤弱、靡丽的无病呻吟状态。这种毛病被朝代鼎革打破,出现了刘基、高启、刘秉忠这样一批元初的大家,好在什么地方?还是言之有物,写自己时代的事。
元代诗歌,技巧文辞上没有什么大特点,但在继承宋诗理趣上有大发展,至少做到言之有物了。
明中期的前后七子,又开始倡导“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抵制的是当时的台阁体。台阁体是什么?华丽辞藻、言之无物。但由于视野狭窄,步入另一种文字雕琢。
后来杨慎、徐渭提出性灵说,为什么?反对的就是台阁体和七子们的弊端,要抒发真情,还是追求言之有物。
性情说,算是找对了路数。能够不矫揉造作,而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这不就是诗歌的真谛吗?
但性情说主张下的明诗,起色不大,为什么?才力不逮。
纵观诗词发展史,简直就是对言之无物、矫揉造作文风的反对史。
然而,前人努力备矣,也白搭,今人继续深陷无病呻吟的泥沼。不仅如此,用词、意象,一概在古人堆里,毫无时代气息,有意思么?
清末的中国,处于中西交汇的大变革时代,新思想、新词语能不能入诗,当时就讨论过了。
为什么不能?试问哪个时代的人,不是使用自己时代的意象和词汇?
认为新词不能入诗的,大概只有当代这些所谓的诗词爱好者了!
古人自己都反对熟俗意象和词汇,我们怎么还走这个路子?
什么是熟俗意象?就是闲愁、登楼、隐居、种菊、拔剑、长啸、衡雁、醉酒…………
你要报国,你要退隐,你要田园,你要山水。你咋不僧道呢?
时代已经变化了,抬眼看吧。
抬起头来写诗,从古人意象里出来吧。
如果没得写,那就洗洗睡。
写东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喝水多了,必须撒尿。一种是见到恶心的东西,必须吐。
大凡古今中外的文学家的好作品,都是上吐下泻的结果。
可有些人,就是没尿硬挤,不吐硬抠。
硬抠硬挤,有害身体。
不是我看不上当代这些写诗词的,而是你们没拿出让人看得上的东西。
提点建设性意见:好好了解一下前人对诗词创作的论述,结合自己的时代,那些真知灼见,如果能让你感到脸红,那就要祝贺你了,你进步了。
优秀的诗人、优秀的诗的出现,必须具备这些外在条件:
1、为时而作的创作群体。
2、开阔的视野、雄阔的情感。
3、超群的才力。
4、时运。时代大变革、山川之助。
以上,你缺什么?
但愿我视野狭窄,或许真有当代人写的好作品。那,谁发出来给我开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