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海漫记》有感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后感觉就像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它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其中蕴涵着理论的活力,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教海漫记》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与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有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读完这本书,我有两点感悟:首先,我从书中感悟到素质教育是充满情感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爱孩子就要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他们的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就要把学生当成有灵性的人,而非"学习机器"。发自肺腑地爱每一位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把自己视为学生在人格尊严和情感上平等的朋友,爱孩子就要尊重学生在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特别应尊重学生的精 神世界。
我的第二点感悟是:我觉得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有着一种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要不断地去追求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你有了这种追求,你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才会不断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新。你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不平凡的乐趣。有了这种追求,你生命的火焰会快乐的跳跃,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你的人生会因此而美丽,充实,你的心灵会永远年轻,你会到达淡泊而致远的人生境界。
《教海漫记》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是于老师人生的积淀,智慧的结晶,是爱心与奉献绽开的奇花。艺术与创新结出的硕果,读了书中的文章, 你会感到中国也有马卡连柯,也有苏霍姆林。翻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全书虽然有 482 页,可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累。于老师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 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仿佛感觉到于老师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并没有给我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他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一些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上的。他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他有机会离开教学工作,可他舍不得。他善于发现,善于改进,善于总结。爱学生这是他成功的基础。他多才多艺,他牢记家乡名言:"谁也说不准哪块云彩会下雨"。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学京剧,拉京胡,弄丹青,爬格子…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仅是因为他和千千万万优秀教师一样有着优秀的师德。于老师对学生那分纯朴真挚的爱心,深深的启发着我,我不是也同样很爱自己的学生吗?我在对学生教育时为什么就没有于老师那么细,方法上有时还不够恰当,用于老师的话说,我可能还是个"青年教师"。我在想,人怎能用"年轻、不够成熟、经验不够"来为自己的不实在学找理由呢?所以,我真感到自己书读 得太少。我们经常鼓励学生:活到老学到老”,我也真希望自己从现在起,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观点、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他在全国各地上公开课时那种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的关怀,他在一节课上能让一个学生通过8 次读书,最后读到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他在作文教学中善于写下水文。作文批改中善于写激励性语言的评语,使得多少得益于他的学生从此 不再为写作而苦恼,他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指导青年教师。读着他 68 篇文章,我很佩服他善写的精神。文章中写的有的是六十年代刚工作时的事例,可读起来却那么亲切,他也一直说他记忆力不好,可他善于记日记。
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平凡的,可怎么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呢?这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