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研究区块链研习社区块链

(斯雪明)区块链系统安全与自主可控

2018-06-12  本文已影响24人  大圣2017

2018-02-05 亿欧 复旦大学斯雪明:区块链的安全性在整个区块链应用落地中是最重要的 | 作者:斯雪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复旦大学教授。

2月3日斯雪明教授受邀参加了"2018年全球(上海)区块链应用创业大赛暨区块链应用(DApp)研讨会",斯雪明教授受邀作了题为《区块链与系统安全》报告,对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018-05-29 搜狐 斯雪明:区块链系统安全与自主可控

5月25-26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二十周年庆典暨2018青年精英大会在北京辽宁大厦隆重举办。复旦大学教授斯雪明在会上作了题为《区块链系统安全与自主可控》的报告,从区块链系统面临的安全挑战、区块链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安全性分析、安全防护的解决思路与关键技术、对区块链自主可控的思考四个部分对区块链目前面临的安全挑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九州连线整理摘取了部分内容:

复旦大学教授斯雪明作题为《区块链系统安全与自主可控》的报告

区块链系统面临的安全挑战

我们可以看到,一行代码使得 60亿的市值归零,这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同时,最近一段时间来密码货币的交易所进行了严峻的安全挑战。

从区块链面临的安全挑战来看我们把它分为五个方面:算法漏洞;协议漏洞;实现漏洞;使用漏洞;系统漏洞。

从区块链面临的安全挑战来看我们把它分为五个方面

我这里列举一些安全问题,包括私钥的生成与保护,共识过程的中心化,智能合约代码漏洞等等。

区块链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安全性分析

我们在此基础上将区块链划分成交易模块、共识模块和链接模块,对三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区块链系统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型建立对系统的状态变化进行量化,为分析区块链系统的性能、安全性等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区块链划分成交易模块、共识模块和链接模块,且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image

另外,针对上边提到的五个安全漏洞,下面,我们分别从五个维度:算法、协议、实现、使用、系统的角度,对区块链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算法安全性。

协议安全性

协议安全性。PoW共识存在51%攻击的缺陷自私挖矿等攻击放大了此缺陷,PoS共识及其变型共识存在长链攻击以及共识垄断的缺陷,现有共识算法缺乏安全性证明,以DAG和Hashgraph为代表的自带共识的新型分布式账本系统容易受到内部攻击和外部黑客攻击,同时存在中心化风险。然而,一个好的区块链系统,我们希望它是去中心化的。

实现安全性

实现安全性。智能合约中存在浪子合约、自杀合约、贪婪合约、遗嘱合约等合约代码漏洞,Token生成代码漏洞容易摧毁系统的经济生态,同时,区块链实现代码漏洞、后门容易使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我们刚才看到,代码溢出导致BEC从超过60亿人民币的市值归零,这还是非常严重的。

使用安全性

使用安全性。智能合约等允许自主无条件提交的代码、消息等容易产生漏洞,被做坏者利用,交易所的存在,容易出现区块链资产、用户隐私信息监守自盗的问题,私钥的泄露,严重威胁用户的区块链资产安全。

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第一,算法、协议、实现、使用漏洞与黑客攻击结合,容易使区块链受到致命的打击;第二,社会工程学与攻击手段的结合使区块链变得更加脆弱;第三,有组织的攻击行为将对区块链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么多年区块链受到的攻击较少,有一个原因是早期大家读比特币不够重视。最后一点,国家控制的技术很多是不公开的,尤其是攻击技术。美国现在就在研究量子计算,公开的研究成果还不能达到实用的需求。

安全防护的解决思路与关键技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从五个维度进行安全防护。

算法安全性。针对量子攻击,我们要进行后量子密码算法的研究,包括后量子密码算法、后量子密码算法效率提升、后量子密码算法敏捷性提前部署、后量子密码算法工程实现。同时,我们要对现有的密码算法采用经验证的密码算法,不使用未经时间验证的密码算法、不使用原创密码算法、不使用原创密码算法参数、不叠加使用密码算法。

协议安全性应对

协议安全性。我们要让协议能同时应对内外的攻击,就要采用能够阶段性离线的共识机制、避免目标确定的共识机制、设计防ASIC等共识运算优势明显的共识算法、加强关键节点的网络安全强度。同时,我们要改变传统区块链结构。包括采用有向无环图(DAG)、哈稀图(HashGraph)、以密码抽签等方式随机性得增加共识层数、多维多重共识。

实现安全性应对

在实现安全性方面,首先要对智能合约安全性验证,包括智能合约形式化、智能合约异构化、智能合约逻辑简化、智能合约模板丰富化等进行验证。另外要让区块链以及使用的模块做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结构标准化、编程模式标准化、密码算法标准化、应用生态标准化。

使用安全性方面,包括冷钱包、多因素验证钱包、物理随机数生成、私钥单一性使用等措施,还要注意不使用未经验证的智能合约及其它代码、谨慎对待多重签名等新型签名机制、选择可靠交易所。

系统安全性应对

在系统安全性上,有两个维度,首先是利用传统网络防御增强网络安全性,包括关闭相关端口,用硬件防火墙对DDoS等进行防御,定期进行相关信息加密传输,避免节点漏洞、病毒。第二方面,采用新型区块链架构,包括采用异构冗余智能合约、新型共识机制以及动态防御终端。异构冗余智能合约主要是在智能生成的时候,采用不同的语言,对运算结果进行比较,采访大数法则进行输出......

我们刚才提到了五个措施,但是根本途径依然是要进行区块链体系结构的创新。

对区块链自主可控的思考

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报告显示,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达456家,从上游的硬件制造、平台服务、安全服务,到下游的产业技术应用服务,到保障产业发展的行业投融资、媒体、人才服务,各领域的公司已经基本具备。

为什么要发展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有以下个原因:

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块链核心技术存在很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这对我们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从2006年开始,我们提出自主可控,这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区块链现在处在技术的初期阶段,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阶段提出要发展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

如何发展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