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若雪-146号消零专题

一条建议

2022-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拾封人

很多时候,一些建议或意见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在众多的意见中也不乏具有真知灼见,只不过对于身处问题之中的人,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些。至于那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号的人他们也是怀有不同的心理,所以最后这就变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先来想象一个场景:在围坐在一起吃饭的饭桌上,大家酒喝尽兴了,饭菜吃得差不多了,这时有人在众人里扫视了一眼,于是话题就此就开始了。只是还有一点若有似乎的亲眷关系,“各色人等”都因此被拉到了同一的位置,这也是唯一剩下的身份特征。

这时话题毫无意外地集中到了“你”地身上,他们各自都相互帮腔和补充地一一跟你说道着,在外人看来都是些漫不经心无伤大雅的闲话。有人很关切地问道:你在外面都多少钱一个呢?个人婚姻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定下来呢?

这种熟悉的氛围,很多人都应该不会陌生。与其说是他们想要帮你出谋划策,或是一些意见什么的,倒不如说你的位置刚好处在了话题的焦点之上。在转身离开饭桌的那一刻,谁也不记得当时讲了些什么,更不会想到那些话是不是适合的。反正最后规避了一场尴尬的场面,其中的都不重要了。

要说什么坏心思倒也谈不上,个和人的关系骤然拉近到一定距离,如果不试图用其它方式画出一些道道来,最后反倒是大家都不自在了。至于说对方有什么想法,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说他们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就是直来直去,关于的焦点只是在自身身上。

对于亲友的很多意见,我们可以不意外然,或是他们什么都不懂为由,不予理会。如果再换到另一个同龄人之间,完全可以换位思考的朋友之间呢?

两个许久不见的朋友,再次相见总免不了一番互诉衷肠,过往一起的经历,以及一些各自的苦闷和无奈。一方沉浸在讲自己的故事,生活中和工作上的点点滴滴,最后在很长的时间了,对方也耐心地听完了。时间过了很久,讲话者累了,还是因为一些因素没有再继续下去了。就在这时候,倾听者很自然地接话话头,是要给他一些安慰,还是给他出出主意帮帮他?

很多时候一个人在跟另一个人讲述自己不幸遭遇,讲生活里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帮人分析问题,给人出主意也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可是在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在讲出自己的故事时,并不是要人来分析,或是给他想出路什么的。大多时候不过只是想要找个倾诉的对象,而这时你不过是要做好的一个倾听者的事就可以了。

生活没有多少事是真需要别人帮着拿主意的,所谓说给你听事,大抵是对方已经想好了后,想要找个认同自己的人,从而坚定自己的决定。如果这时你还以一副大义凛然为他好的姿态去教育,或改变他,很可能在下次你将失去你这个倾听者的身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