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壮举——说题逐字稿

2024-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佘_冬冬

各位亲爱的语文同仁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说课的主题是“星城杜鹃处处开,题说手法娓娓来”。实际上5分钟的时间不足以让我娓娓道来,权当一个引子,供大家探讨。

这篇文本从长沙印象、长沙魅力、城市精神、文化与创新意识等方面介绍了“网红”长沙为何具备“长红”的潜质,属于2024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最后一题。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说题。

首先,从命题者的角度来看,这道题是继16题选正确两项、17题分析标题的主题、结构、修辞之后的进阶题。这是一道中考题,结合课标对学业质量检测的定位以及初中学段对阅读与鉴赏方面所提的基本要求来看,这道题涉及到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等三大板块,1.考察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洞悉文化内涵的能力;2.从结构、修辞等语言类现象走向主题、原因这类深层次的探究。

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呈现对作品的理解,具有分析语段、综合运用的能力。

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进行了一个尝试,让我们学生把这道题目做了一遍。跟我预想的一样,多数同学只能抓住表面的答案,能解决“网红”原因,这跟七年级学生思维深度不够有一定关系。从答题中也能看出我们的学生答案不规范,还缺乏语文答题意识。

所以在初步设计讲解此题的时候,我准备从他们可见的显性答案入手,通过关注文本中出现的”热情、真诚“等形容词,理出答案一:小陈、老大爷等人具备的热情好客的特点。接着,抓住学生所写美景、美食,提炼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文化层面的答案,最后再结合链接材料,总结创新精神。从显性到隐性,要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而这篇中考文章的现象,即表象,是一篇记叙文。可是在最后一段中却有一段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这个其实是可以作为我们的切入点。对比发现,“日常表情、厚重的历史、永不停止的创新”就是我们答案的根源。所以在检查他们所作的作业时,除了部分靠小袁老师、作业帮老师请教的同学完全写对以外,我问了一个答案近似标准答案的孩子,她确实就是关注到了最后一段。

最后一段凸显主题,这样的文章,其实在我们七年级课本中也有,这种手法我们一般把它称之为“卒章显志”。甚至在小学的课本中就已经出现过,初中就更多了,比如刚刚提到的《散步》、《荷叶母亲》

所以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方法,关注文本中表达观点、凸显情感等等句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点粗浅之见,感谢大家聆听,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