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警惕形成乳病,教你打开正确养生方式
处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8月22日-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处”含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是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乳腺疾病形成原因
1.在24节气和脊柱的对应关系中,处暑对应胸二椎,对应的身体部位是肩部和上胸腔。胸二椎出现塌陷或者隆起,偏移或淤堵的人易患肩痛,肩周炎,咳嗽,乳腺增生。
2.女人如果有肝郁,心情压抑只知道哭泣,到了处暑,天气开始发凉,肺气就会瘀滞变成痰湿,专门走乳腺的海绵体组织。心中嗔恨无法发泄,血就有毒,结果转化成乳腺疾病。调理处暑、胸二椎和乳腺等相关部位对于排解积怨,疏通毒素和生物垃圾,进而减少乳腺疾病是十分必要的替代调理手法。
处暑最佳调理时间
8月22-25日早上6点20分。
处暑养生攻略
1.调起居解秋乏增加睡眠一小时
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2.秋燥易伤津亏阴
中医学认为,秋季是多事之秋,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度阶段,从立秋到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故有“秋老虎”之说。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此时应该多喝水补津液,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同时,保持居住环境的湿度也是润燥的重要环节。

3.秋季要益肾养肝
处暑节气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饮食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莲子、蜂蜜、菠菜、豆类及奶类等,要做到少食多餐。
4.适量运动保阴气
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秋高气爽,到户外进行跑步、爬山或去公园散步等,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尤其是舒展肢体的活动还能促进脾胃功能恢复。
5.处暑节气穴位养生方
A.通过艾灸补阳气,取肺俞、肾俞、中脘、太溪、照海等穴位。
B.调理乳腺疾病,可取穴风池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中医穴位疗法是最安全无副作用的调理身体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疾病。在方法上可以选择艾灸或是中医穴位磁疚疗,同时辅助中药食疗方,抓住处暑的节气进行养生。
6.蒲公英养生疗法
蒲公英对于去除湿气、疏肝理气、活血清热、通乳散结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市面上已有蒲公英精粉,采用先进的破壁工艺技术研制而成,对于乳腺健康有一定的疗效,研磨成精粉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不会造成营养价值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