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11】365日静心冥想:三月8~14日.执着
小结:丹思心舞
原作:克里希那穆提
译者:胡因梦
【生命之书 11】365日静心冥想:三月8~14日.执着说明:此书根据主题将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讲片断选取汇编,有很多反复陈述之处。小结将同一主题好几节的意思作了概括和简单点评、延伸。前8期在小号新的遇见发布,现收归到丹思心舞的《读书观影》文集,并从第9期起由丹思心舞发布。
小结:
概括和解读下今天读的几段:
既然依赖是人之常情,执着也就成了人之常态。执着有时给人带来快乐,但很多时候给人带来痛苦,人们总是在因执着而痛苦时想着要不执着,这样的刻意为之仍然是换了对象和形式的执着,都是为了心中的渴求与快乐,都是为了逃避空虚、孤独和恐惧。所以执着和刻意的不执着都是一种对痛苦的逃避,是一种自我欺骗。执着的对象无论是所谓低层次或高层次,物质的或精神的,没有本质区别。(*这里所说的“不执着”指相当部分人是因着感受到执着的痛苦才去追求不执着,并非说所有不执着状态都是逃避痛苦。针对的是“带着反执念的修行”)
“执著一方面制造出了痛苦,一方面又想追求不执著的境界,同时还想借着弃世的行为得到一种虚荣。如果能了解自我的这些诡计,智慧就萌芽了。”
不归属、不依赖、不执着于任何对象的空寂状态才是解脱,而靠什么解除执着呢?“处在没有任何理由的热情里”!这个说法跟前面几节提到的良善和爱是“没有动机的”一脉相承。
下面想补充克氏与海灵格在相关说法上的一些比较:
相似处:克氏所说的“依赖”和”执着“与海灵格说的“良知”似乎是同一个现象,都是内在的一种意识,都与归属的需求有关,都无关善与恶,都是有局限的,也都提到超越这些局限以上的是大爱,这种大爱都需要借助觉知达成。
不同处:克氏似乎主要从个体层面的需求来谈“依赖”的起源;海灵格则将“良知”分成了个人和集体良知,两者(也即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有相互影响,集体良知是更大的力量但也有局限。
共同的解决之道:克氏认为解除“执着”痛苦之道需要凭借个人深入地觉知和了悟,才能“温柔而轻松”地达成圆满。海灵格认为超越于个人和集体良知之上有更伟大的力量、需要个人觉知与之相联结,达成“和谐共振”。所以两者最终都归到了个人觉知和顺应上。
两者还有些什么异同,我们后续再深入。
三月八日 执著就是我们的真相
世上没有所谓的不执著这个东西,存在的只有执著。我们的心会发明不执著这个东西来对抗执著所产生的痛苦。当你借由不执著来对抗执著时,就是在执著于某个东西,因此这所有的过程都是一种执著。你执著于自己的妻子、丈 夫、孩子、观念、传统或某个权威,等等,然后你又用不执著来对抗自己的执著,但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一定会造成痛苦。
你想要逃避执著所带来的痛苦,于是又去找寻另一个东西来对抗它,结果还是落入到执著的活动里。因此只有愚蠢的心才会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所有的经典都告诉我们要“不执著”,但不执著到底是什么状态?观察一下自己的心念活动,你会发现一个不凡的真相—— 刻意培养不执著的态度只会让你的心执著于另一种态度。
三月九日 执著就是自我欺骗
我们和我们所占有的东西是同一回事。只要有执著就不可能有高尚的精神。 执著于知识跟其他的上瘾倾向是没有差别的。执著就是一种自我耽溺或自我欺骗,不论低层次的或高层次的都一样,其目的是要逃避自我空虚感。我们所执著的财物、人或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缺少了这些东西,自我就什么也不是了。害怕自己什么都不是,会助长心中的幻觉,使我们抓着某个结论不放。 不论是物质或概念上的结论都会阻碍智慧的发展,若是能放下结论,实相就会出现。缺少了这份自由,我们往往会把足智多谋的头脑活动当成智慧。足智多谋永远是复杂而具有破坏性的,造成执著的便是这种自我保护的诡计。
执著一方面制造出了痛苦,一方面又想追求不执著的境界,同时还想借着弃世的行为得到一种虚荣。如果能了解自我的这些诡计,智慧就萌芽了。
三月十日 面对事实,看见真相
我们都经历过巨大的孤独感。当书籍、宗教信仰或其他的事物全都消失时,我们往往会体验到内心的空虚和孤独。大部分的人都无法面对这份空虚和孤独,所以总想逃离它。我们会逃到关系里,因为我们无法忍受独处的痛苦。我们必须不断地谈这个谈那个,讨论艺术和文化,阅读书籍或听广播。但总有一天我们会面临这股巨大的自我孤立感。
我们也许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停地忙碌写书,但心中仍然有一个巨大的洞。我们很想把这个洞填满,而依赖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我们利用关系、娱乐活动、为道场服务、信仰宗教、酗酒、追求异性以及其他的事来掩盖这个洞。但若是能认清补洞是徒劳无益的事——不是头脑上的了解,也不是赞同了这个观点便决定去做一些事,而是彻底认清这件事有多么荒唐——我们就能面对它了。因此重点并不是不依赖,而是看到不依赖只是一种对抗依赖的反应罢了。我们为何不去面对这个事实,看看眼前的真相呢?
现在又产生了一个能观与被观的问题。观者说:“我很空虚,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于是就开始逃避心中的空虚。观者认为:“我跟心中的空虚是不同的两种东西。”然而观者正是那空虚本身,并没有一个观者在那里看着他的空虚,因为观者就是被观的对象。若是能领悟到这一点,你的思想和感觉就会产生巨大的转变。
三月十一日 执着就是一种逃避
请觉察你心中的局限,你会发现你会间接地透过比较来认识它。但是你不能把心中的局限变成一种抽象的东西,因为这只是头脑的理解罢了,你必须真的去觉知心中的冲突。当外来的挑战和心中的反应无法调和时,冲突就产生了,这份冲突就是局限的产物。局限指的是心中的执着:执着于工作、传统、财务、人及概念,等等。若是没有执着,还会有局限吗?当然不会有了。所以我们要问的是,人为什么会执着?譬如认同于自己的国家,会升起一种重要感;认同于工作,也会有一种重要感。我们会把家庭或财务都当成自己。我们所执着的对象变成了一种逃避空虚的工具。执着就是一种逃避,而逃避又会强化心中的局限。
三月十二日 空寂
我所谓的空寂并不是一种哲学理念,而是真的从社会陷阱里彻底解脱出来——这里指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社会,同时也包括了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或是任何一个借由参保手段所形成的社会。这意味着你必须洞察到权力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先生,你有没有看过士兵在操练的情况?他们已经不像人了,他们就像机器一样站在烈日里辛苦地操练着,而他们就是你我的孩子。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不只是在政治上,在寺庙里或任何一个拥有权力的团体里都可以看得到。
只有一个不归属于任何对象的心,才能真的空寂,但空寂不是一个可以培养的状态,你能认清这一点吗?若是能认清这一点,你就出局了,永远不再有州长或总统邀请你参加晚宴了。处在这种空寂的状态里,你的心会变得谦虚。只有空寂的心才能了解什么是爱和权力。一个充满野心的人,包括宗教人士或一般人,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爱的。若是能认清这一点,便能全然地活,全然地行动。只有透过自我认识才能进入这种状态。
三月十三日 心中的渴求
为了避免痛苦,所以我们刻意培养不执着的状态,有人警告我们执着永远会带来痛苦,所以我们很想变得不执着。执着有时也会带来满足,但若是察觉到其中的痛苦,我们就会想透过不执著来找到另一种满足。只要还想得到满足,那么不执着就会变成一种执着。因此我们真正想追寻的仍然是满足,我们会借由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满足自己。
我们会执着是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安全感、权利和幸福,虽然其中还是埋藏着痛苦和恐惧。我们追求不执着仍然是为了快乐,不受到伤害。然而我们必须不带着任何谴责或接口去了解这整个过程,因为除非我们有了认识,否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心中的困惑或冲突。但渴望真的能被满足吗?还是它根本是个无底洞?不论我们渴望的是高层次或低层次的东西,渴望永远是渴望。它就像是一把火,很快就把眼前的东西烧成了灰烬,但那股渴望还是存在,它不断地燃烧,不断地逼近眼前的事物。因此执着或不执著同样会限制住我们,它们都是必须被转化的心态。
三月十四日 解脱一切执着的热情
处在没有任何理由的热情里,就能解除所有的执着,但是热情一有了原因,执着就会产生,而执着便是痛苦的开始。大部分的人都是执着的。我们执着于人、国家、信仰或观念,而所执着的对象一旦消失或失去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就会落入空虚、匮乏的状态,然后又会产生对另一个东西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