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 轮胎的故事 爆胎 系列

海淀的故事【70】菜市场(二)

2019-06-08  本文已影响200人  海淀老头儿

海淀的故事【70】菜市场(二)

小留流第147篇

      我打酱油时也常常赶上排队,人多呀,排在队伍里,用矮矮的视角看着高高的人们。可巧前面这位就是买油的,不用问,看他手里的瓶子就知道要买什么。这位刚好和售货员认识,要买一斤花生油,但见售货员和他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漫不经心的插上漏斗儿,缓慢而平静继续干着手里的活。左手攥着瓶子嘴,同时拇指和食指掐着漏斗,右手拿起一斤的提子,慢慢沁入油缸里。提油的时候,你再看售货员就如同换了个人,动如脱兔般快速提起油提子,左手掐着的漏斗稳准狠的抄住了油提子下面的后路。一瞬间又恢复成腼腆的“大姑娘”,静如处子般的慢慢倒油,如同慢镜头一般。大家知道油有粘性,挂杯啊,售货员这快慢结合的动作,让这位顾客买一斤的油,恨不能拿到的是一斤一两。

         这么卖油那还不赔到姥姥家啊,当然了不认识的客人买油就没这么幸运了。伤耗也大,大家看着也不公平,日子久了意见就多了。后来针对这个问题,专门设计了一个油桶,上面是一个架子,原理像手压水泵,还有十个按键,形状如同“快乐琴”立起来的样子【如图】。如果你买半斤油,按下五的位置,手把提到五两就不动了,往下压动手把,就会从一个细小的弯嘴里流进瓶里五两油。

     从卖酱油的柜台往回走,也就是一进门的左手这一溜柜台是卖肉的,那个时候人多肉少,而且还要凭票。特别难能可贵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一个整齐划一的想法和取向,就是一个标准,齐得呼的喜欢肥肉,一见到丰满的白白肉,就仿佛唐玄宗“李隆基”见到了杨贵妃。哎呦喂,你再看那红红的瘦肉可就不得烟抽了,谁见了谁也不想要。售货员切肉的时候,一排的眼珠直勾勾的盯着案子上的肥膘,手里紧紧捏着钱票,各个心里都在祈祷,希望那肥肥的“杨贵妃”能揽入自己的怀中。

         一天,我妈让我去买五毛钱的肉,临出门还叮嘱呢,一定要买肥的啊!我举着五毛钱,好不容易排到我了,垫着脚尖对售货员说:“我要五毛钱,肥肥、肥肥的肉”。再看售货员还真没说什么,咧嘴一乐,瞄了一眼比柜台高不了多少的我,抡刀就砍啊。我蔫头耷拉脑出了菜市场,沿着南大街,慢慢往家走,手里捧着一大块绿绿的荷叶,中间趴着一小块红红、红红的瘦肉。

         “老虎洞”的西口,也叫“西栅栏”,这也有一个菜市场叫海淀北菜市场。这两个菜市场主要担负着海淀镇上人们蔬菜的供应。过去无论是买油、盐、酱、醋,还是买菜是不能挑的,也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一般商店都是靠墙一排货架子,上面堆放着蔬菜,前面是一排柜台,柜台上除了台秤和算盘,一般不放菜的。柜台里面是售货员来回巡视的过道儿。客人要买什么,你只能看或指,如果你想买土豆,说好二斤,售货员就拿秤盘子一撮,最后用大小个儿揍重量。那个时候还没有转基因,土豆都很小,大个的不多。谁都愿意要大的。买菜人特客气的说:“劳驾,您受累给拿两儿大个的”。售货员也特会说:“那小的给谁呀?”

          真正开始讨价还价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初期“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同样的电脑,讨价还价后能差出很多,就这么说吧,在这电子一条街上,同型号的一台电脑讨价后的差价能省出一个人十年的工资,这“电子一条街”又落了个“骗子一条街”的美名,其实是一件好事,进入了市场经济。

          海淀还有一个菜市场,它位于“西苑”里面。想当初皇上一家老小,在紫禁城玩腻了,也老想跑到城外玩耍一番,玩够了也打算野营一把。住帐篷,皇上是看不上眼的,多没面子啊,建造几个营地吧。于是北京城外就有了南苑、北苑和西苑。西苑就在曾经的畅春园西北部,大概在“雅玩斋的位置。到乾隆建造颐和园时把西提改成东提,就是从南端“绣漪桥”到北头“文昌阁”。文昌阁的东面就是西苑。“中直”就设在这里,据说是中央直属部门的办公地点,很牛的单位。“中直”大门朝东,第一道大门内两边也是高大的杨树,一路向西延伸,大约100米外是第二道紧闭的大门,两名士兵荷枪实弹站在门前,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咱们还是说能进的地方吧。

        进第一道大门北侧是一拉溜北房,第一间是门卫,余下的就是服务部门,第三间就是菜市场,我妈就是这里的售货员【临时工】,这间屋子很大,菜都摆在地上的柳条筐里,在这里买菜是可以挑选的,我常常坐在角落里一个柳条筐里,看着菜出菜进,有时累了也把筐翻过来爬到筐上,悠荡着小短腿,一呆就是一天。             

           这里每天都有一辆解放大卡车送菜来,售货员们把菜一筐一筐搬进屋里,然后大家坐在地上把筐里的菜,筛选一遍,挑出挤烂了的菜。这时我可就享福喽,嚼着断成两节的黄瓜,咬着挤扁了的西红柿。在这里品尝到了黄瓜、西红柿如此纯正的美味。也许的先天鼻子嗅觉灵敏,亦或是美味的黄瓜太香,到后来大家卸车的时候我都不用看,提鼻子一闻就知道是什么菜进屋了。几十年过去了,也许是嗅觉退化了,也许是黄瓜变味了,很难找到那咬一口满屋子黄瓜的香味了。现如今骑行的时候,常常从土井村的大棚,带回蔬菜,有时还能咬出儿时黄瓜的香。

         冬天了,菜店屋子中间生起了一个很大的洋炉子,烟筒伸到外面冒着蓝烟,大大的炉肚子烧的通红通红的,四面是菜筐,我在角落里又常常抱着一颗白菜玩一天,从此又与大白菜有了不解之缘。“中直”外面都是稻田,北到颐和园东宫门和“同庆街”,南边到“六郎庄”满眼都是稻田,四处荒无人烟。冬天的时候,蔬菜的种类又没有多少,以大白菜为主,又能储存,叫“冬储大白菜”。这个时候,菜市场就不需要那么多人了,我妈下岗了。

           2019年6月8日星期六  小留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