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的再现

2021-09-15  本文已影响0人  非常道_faae

写文章是作者心底河流的再现,大江大河一路哗哗向东流,遇山谷成秀美大峡,遇礁石成急流漩涡,遇大平地成平静浪花,最终入海成洋。文章也是这样,可以有难以结开的老疙瘩,可以有汪洋恣肆的大段铺陈,还可以有风平浪静的舒缓平静,这就是你我这些写作者心中的真实流动。

同时,心流和河流的流向一样,基本上不是直线,而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文若看山不喜平”,有转折有起伏才好看。比如:杨朔的《荔枝蜜》。

《荔枝蜜》是我刚开始教学时语文教材里的一篇文章,杨朔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当代作家,活跃于新中国成立后后那一段时期。

文章开头,写自己曾被蜜蜂螫了一下,因而看到蜜蜂心里就不舒服;第二段,作者荡开一笔,看到宾馆外的荔枝树和荔枝花;继而,作者描写了荔枝蜜的甜香,由荔枝蜜想到酿蜜的蜜蜂,就不觉动了情,便到蜂场去参观。

在那里,作者了解到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们非常热爱劳动,它们酿的蜜很多,吃的却很少,还要与大黄蜂做斗争。作者由此感慨地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作者是在歌颂蜜蜂,来表现蜜蜂高尚品质,然而作品结尾却来了个大转弯,从歌颂蜜蜂转到歌颂勤劳勇敢的农民:“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尤其是结尾“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跟《岳阳楼记》结尾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文章结束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也点出来了。原来前边大篇幅地歌颂蜜蜂,正是为后边歌颂劳动人民作铺垫,这样的结尾显得自然、有力,也统贯了全篇要义,此即卒章显志之法的妙用。

文章开头:蜜蜂会蜇人,让人心里疙疙瘩瘩,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到文章最后一句:夜里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可见文章结尾升华,做到首尾呼应。

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借蜜蜂歌颂劳动人民,让读者能感受到的却是一段一个心流的印记,从开头到结尾是一个大大的旋涡,对蜜蜂的感情一步步加深,让读者感受的却是行文上的蜂回路转,也是激流突破旋涡后的喜悦流畅。

试问:读了第一段,你会想到作者在歌颂农民“为自己,为别人,也会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吗?

这些手法,如果要仔细构思,不管是初中生还是写作者都能够模仿着用,大家可以照此刻意练习写写,试试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