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莱布尼茨----单子论
哥特弗里德-威廉-冯-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VON LEIBNIZ1646---1716)出生于德国莱比锡。莱布尼茨明白数学上的点不可分也不具有连续性,而物理上的点是可分的,所以不能单纯以量的角度说明自然万物,应该从质的角度,寻求那个单纯的、无形体的实体作为万物的基础。
那么这个无形体的实体是什么呢?莱布尼茨提出了单子论。
他的单子是这样的:1单子是客观存在的单纯的实体。2是自因,具有能动性。3是永恒的。4是无限多的。5单子之间相互独立。6单子有质的区别,单子之间有无限多的等级,上帝是最完满的单子,其他一切单子为上帝所造。通过等级,单子之间是无限连续的,全部单子又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么多等级的能动的单子在预定的和谐中运动,上帝安排好了每一个单子的变化,也设定好了单子之间的变化的和谐一致。单子按照上帝的设定自身能动地独立地发展变化,所以单子是自由的。至于单子和物体的关系,他也只是认为两者是不可分离的,似乎又认为单子必须和形体结合。①
我认为,他的单子,是对于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的一种数学或物理学上的比喻理解。这样的理解,基本符合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实体论。
在认识论上,莱布尼茨批判了经验论者,他揭示了感觉经验的局限性,认为真理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不过,他却认同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潜存说,他说:“我一向并且现在仍然赞成笛卡儿先生曾主张的对于上帝的天赋观念,并且因此也认为有其他一些不能来自感觉的天赋观念的。现在,我按照这个新的体系走的更远了,我甚至认为我们灵魂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是来自它自己内部,而不能是由感觉给予它的。”②
莱布尼茨没有在认识论上取得什么突破,但他的单子论无疑比那些机械式的或纯粹物理式的理解要靠谱。
——————————————————————————————————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477页。
②[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