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科学家就能做出顶级的工作吗?
2022-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六十从心
我们的高校确实是进步了。这可以从一些顶级的科学家或多或少地与我们的高校发生关系得到佐证。比如清华大学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西南财经大学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菲利普·迪布维格,等等。
这说明两件事,第一,我们有钱了,确实可以请得起顶级的科学家了。第二,我们自己的研究也上层次了,否则这些科学家即使来了也曲高和寡。
可惜这些顶级科学家在我们的高校工作的时期都不是他们的研究巅峰时期,他们的获奖工作也与我们的高校无关。
假如这些顶级科学家在我们的高校工作的时期是他们的研究巅峰时期又如何呢?他们真就能做出顶级的工作吗?回答是未必。因为我们高校的机制与外面不同,比如西南财经大学的菲利普·迪布维格就可能因为疲于应付考核而与创新和发明失之交臂。
从考核机制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研究与外面还不在一个层次。我们评价一个工作时,还不能真正看懂这个工作的意义,所以只能采取数论文、数项目、数经费的简单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