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花很多精力让孩子学习绘画,到底有什么用?又该如何培养呢?

2020-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胡二哥之见闻

在思维的核心中,存在着以符号表征人、事物及经验的能力。

符号表征就是能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事物的能力。

比如我们讨论苹果时,可以用“苹果”、“apple”或者其他不同语言的词来表示,甚至用手势等方式表示,这些都是符号的不同形式。

绘画是符号表征形式之一,其他的还有语言和游戏等。

所以在适当的年纪培养儿童的绘画能力可以锻炼儿童思维能力的。

​我们都知道图像是以二维的方式呈现三位的真实效果,因此与真实的物品具有某种相似性。

而要达到这种能力,儿童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练习。

法国心理学家卢葵特是研究儿童绘画的学者,他将儿童用绘画表现实物的能力分为四个阶段:

1.偶尔的写实

2.失败的写实

3.智慧的写实

4.视觉的写实

1.偶尔的写实

孩子在大学2岁左右,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自己的涂鸦像一些物品,如气球、绳子。

儿童并没有计划要画这些东西,只是一种事后的解释。

这种“宇宙大发现”让儿童开始理解绘画这种符号可以表征事物的能力。

如果父母能够得以确认和鼓励,如试探性的询问:你这画的是气球吗?会增强孩子的兴趣。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涂鸦有助于理解纸笔这种媒介,并发展绘画或写字所需要的知觉和肌肉的协调能力。

父母切不可拔苗助长,要求孩子开始临摹,能稳固灵活的握笔才是绘画或写字的基础。

相比于较为困难的写字,孩子更应该学习绘画,至少也要在熟练涂鸦之后开始。

2.失败的写实

孩子会刻意画一些特别的图案。

当然,如果画出来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和真实的东西不相似时,会放弃这种意图,转而恢复成随意的涂鸦。

3.智慧的写实

孩子到了4岁左右,绘画技巧和意图都趋于稳定,希望自己的图画被人理解的倾向变得强烈。

在绘画中,他们会注重事物的一般特征,比如画一个杯子时,要画一个手把,即使在现实中,这个杯子并没有手把。

如果孩子兴致勃勃的画完一副画时,父母经常评论说“四不像”,会挫败孩子绘画的积极性。

4.视觉的写实

孩子到了7-8岁的时候,所画的与所见的物品就具有某种相似性了,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细节,各个部分以合适的比例和关系被画出。

也有研究者称这一阶段为现实主义阶段。

无论是绘画,还是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要遵守客观的发展规律,在适当的年纪才能够培养的孩子的能力。

当然,这些规律是针对整体平均水平的,实践中还得考虑孩子的特殊情况,比如先天近视或者父母都是画家等方面的影响。

另外,如果孩子在绘画方面表现出天赋,并且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画家,那么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培养绘画技巧同等重要。

绘画技巧可以让孩子走的远,如果再有好的审美能力,那就是如虎添翼,可以让孩子飞的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