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未完待续1)
年
关于年,一直是一个不敢触碰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无奈和辛酸,包含了太多的幸福和期盼,包含了太多的思念……
一,归程
过年回家,已经成了现在人过年的一个流行程序了。
一整年的奔波,不是为了过年回家的汇报,而是为了过年这几天的名正言顺的假期里面,能够和老爸老妈,或者和老爸或老妈的团聚,这才是过年的本意吧。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的过年的本意就是和老爸老妈的聚聚,特别是特殊的日子里面,因为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得了老爸老妈的想法了,他们一年里最为珍贵的日子大概就是过年的这几天了,也渐渐明白了儿孙满堂的寓意,也渐渐明白了一个都不能少的那份惦记。
所以,归程就成了年的躲不开的话题。
小时候,没有归程,因为就是一直围着爸爸妈妈,所以那时候的唯一归程就是走亲戚,因为那时候的落后,每年过年的时候,在年前,或是大哥二哥,或是大哥二哥加一个我,去大舅家或是大姑家拜年,就是一个固定流程了,没有什么像样的礼物,就是两袋糕点和两瓶普通的白酒,一个或是两个自行车,就是交通工具了,十几二十里的路程都不在话下,然后就是亲戚家的聚会了,拜年,特别是提前的拜年,代表几家人的关系,而大姑或是大舅家安排的午餐或是几天的饭菜,比糕点和白酒的价格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但是见到亲人才有的热情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多少年来才有的传承,是用语言难以描述的,等到表弟来回访的时候,有两年,干脆就没有回去,直接在我家过年了,那时候没有电话,直到初五的时候,大姑夫来接他们,老爸老妈那时候也是让人现在想想都佩服,一起带着六个秃小子过年的,那时候的归程,永远在亲人左右。
等到了上大学的时候,每年寒假照旧是回家过年的,绿皮车,现在的语言,好像绿皮车就是慢车的意思了,那时候绿皮车就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学校的时候,是可以由学校出面同一购票的,所以没有买不到票的时候,但是回学校的票就得自己处理了。
做绿皮车最大的记忆就是大杂烩,特别是寒假回家的时候,一上车,就不分三六九等,不分高低贵贱,不分男女老幼了,人挤人成了绿皮车的典型记忆,能钻到座位底下睡一觉的,那就是高级无座人的最高级座位了,现在说出来,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理解。
刚刚毕业那几年回家,还是做的绿皮车,根本就是上不去车,靠着年轻,从窗户上挤进去,是的,那时候大家都互相理解,你从窗户上钻的时候,里面的人都是帮忙的,进去后几乎就是悬着一路,想去厕所的时候,尽量憋着,也不是不能去,几米的路程,比登华山还难,所以尽量还是比一比谁的肾功能更好一些吧。
等结婚生子,孩子小时候回家一次,做的也是绿皮车,但是到家后孩子就感冒了,家里条件实在是艰苦,所以一直到孩子七岁的时候,没有在过年的时候回家过。
时光荏苒,孩子七岁的时候,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弟弟居然在年底的时候,为了能让孩子不再感冒,居然买车来接我们回家,后来明白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腊月二十八,老弟来电话问,如果有车来接,是否可以回去了,我说当然的。
正月初一的时候,大哥和老弟开车来接我一家回老家过年,也没有一直通到老家的高速,就是下道一路回家,等到初六的时候,老弟又把我们送回来。
然后,我才知道的全过程,二十八的上午,老弟打完电话,就找一个司机,带他去提车,一个微型小面包,中午让那个司机教他开车,在路上就转了几圈,下午带着弟妹和侄子就开车回老家了,他过第一个路口的时候,停了好半天,就是等所有车都通过的时候,他才通过第一个路口,两个小时的车程,他开了五个小时,居然真的开回家了。
腊月二十九,他开车带着老妈去赶集,就把自己当做老司机了,来接我们的时候,一路都是开了几年车的大哥在边上指挥,应该就是教练了吧,所以初六的时候自己来送我们了,据说初八的时候,驾驶证正是到手了。
现在都是开车回家,只要是为了方便,自己随意一些,没有时间的限制。
现在的归程,更大的记忆就是孩子的往返车票,自己不会网上购票,所以孩子的票都是归程中,我最珍贵的记忆和永不磨灭的甜蜜了。
二,吃
过年,永不变的主题,就是吃了,“食色性也”,食永远排在第一位。
这个年,为友人买猪头,说是为了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烀猪头,感受年的气氛,这个气氛一直在我的记忆里面。
小时候家庭困难,那时候是全民困难的,年底的时候杀猪是固定节目,规定动作,当然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杀猪的,起码能杀猪的家庭,也是小康了吧,那时候的小康。
杀猪菜我曾经在前面介绍过,这里只讲讲小时候的烀猪头。
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八九吧,一大锅水,都是大锅,直径一米左右的大锅,安装在灶台上的,有风箱的,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靠近灶台的一侧有出风口,风箱里面是两个个主轴,沿着长边方向可以移动,主轴尽头是一个用鸡毛之类的可以带风的东西装饰的方板,随着主轴移动,带动里面的空气流动,顺着出风口吹到灶台底下,助燃。
一大锅水里面,放着洗净的猪头,清洗猪头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先燎猪毛,就是用火燎去过多的猪毛,然后用烧红的铁钎子烫去细小处的猪毛,然后在继续清洗,最后从中间剖开,放到大锅内去煮,记不得放的是什么佐料了,因为那个时候我只是围着灶台转和围观的看热闹着,还不会做菜的。
等到出锅的时候,一般都是分门别类的清理出来,猪头肉,口条,耳朵,都是要等到过年的时候,分批上菜的,我们能够享受的就是剔骨肉了,现在想来,剔骨肉还是真是最为得意的美味。老妈一直收拾着,谁跑过来,老妈就给谁放嘴里一块,然后跑掉,等到一会,又再次跑回来,就这样不知疲倦的围着老妈,那时候心里什么都不想的,就是开心的吃着,跑着,享受着……
做豆腐也是固定节目,那时候没有卖豆腐的,不是,应该是村子里没有卖豆腐的,所以过年前都是自己家做一锅豆腐,一个春节食用。
自己地里产的黄豆,那时候没有转基因的概念,大概还没有转基因的技术吧,所以都是自己产的黄豆做的豆腐,那个气味现在是没有的了。
黄豆要事先用水浸泡,不是谁家都有豆腐坊的,我的记忆里面,磨豆腐的是两块圆形直径一米二左右高二十公分左右的花岗岩,中间一定是有空隙,而且圆心处有空,就是可以加入豆子的地方,不记得是如何固定了,但是可以是用毛驴来拉磨的,毛驴要用眼罩罩上双眼,因为是一直转圈,防止毛驴眩晕吧。在下面有一个出口,豆浆就可以收集在水桶里面,毛驴转一圈,用勺子放进一勺豆子,等到豆子放尽的时候,在放一些清水冲洗,然后就可以挑着豆浆回家了,具体做豆腐,是在家里完成的。
第一步,烧开豆浆,把豆浆放到大锅里面,加热,直到烧开,这是一个成熟的过程吧,我现在也弄不清楚,但是想来应该是加热成熟的过程,然后就是过包,就是去除豆腐渣,等到豆浆成熟后,静置放凉,在另一个大锅上面,用一个十字交叉的架子,挂到房梁上,豆腐包,一个细密的帆布或是类似的布,四个角栓在那个十字架上,把豆浆倒进去,豆腐渣就留在豆腐包里面了,因为是比较多,用手很难把豆浆挤干净,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夹子,就是两块厚板,一头用打眼,用绳子绑在一起,另一侧可以分开,把豆腐包放在中间,可以通过杠杆的原来,轻松挤尽豆浆。
清除豆腐渣后的豆浆,依然需要加热,然后就是卤水点豆腐了,这个是技术活,我不会,但是知道老妈用漏勺带着卤水,一直均匀的转动,渐渐豆花就出现了,这个时候是孩子高兴的时候,一碗清香的豆腐脑,配点酱油和葱花,美味永远在记忆中。
最后一步是压豆腐,一般是在一个大缸上,放置一个高度是豆腐高度的方框,底可以漏水,无顶,然后把豆腐包平铺,把刚刚点好的豆花移过来,慢慢把豆腐包的四角,交叉压到一起,最后压一块重物,慢慢就可以把豆浆彻底清除干净了,时间把握我不懂,但是我知道过一会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白花花的豆腐了,刚刚出来的豆腐是一大块,要用到切成自己要的大小的豆腐块,刚刚喝完豆腐脑,一阵的小跑,早就消化干净了,所以仍然是趁热小葱拌豆腐,现在的孩子,哪里去享受这个美味?
等到了现在,物质极大发展,吃不在是过年的期盼的时候,吃就成了文化了。
过年的吃,特别是现在的年夜饭,搭配很重要,不在是满桌子的大鱼大肉,合理很关键,原理就是,各种菜肴的极致缩减吧。
食材上,鸡鸭鱼肉,不能重复,青菜必不可少,海鲜的调配也是精致,凉菜用来调节荤菜的油腻,所以更好使用青菜,一道汤,用来缓解白酒的压力。
排骨炖干豆角,食材是排骨和干豆角,排骨选用农村的笨猪排骨,干豆角是老妈在家种的豆角,自己晒干的。干豆角可以吸收排骨的油腻,排骨的清香浸透入干豆角,因为干豆角可以长时间炖煮,不会受时间限制。
红烧三文鱼,三文鱼更好的是辣根,但是老妈为了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就把三文鱼给冻上了,红烧可以改变冷冻后的三文鱼的口感。
锅包肉,饭店的锅包肉,都是大块肉膨胀,脆倒是脆了,但是没有了老式锅包肉的绵软,所以我都是保留我的做法,不用太高的油温,不用太厚的糊,炸制的肉片不是脆的,关键是调制的番茄汁,口味的调制是关键,绵软的锅包肉永远是我的拿手菜。
炸茄盒,因为刚刚已经炸制了锅包肉,所以我干脆一并做一道炸茄盒,我用的是紫色长茄子,中间不切断,肉馅先炒制一下,不然炸制时间过长,对健康不利。
冬瓜汤,炖排骨剩下的排骨汤,配上冬瓜片,干净,清爽,点几片香菜叶,生机盎然。
可乐鸡翅,满足孩子的垃圾食品要求。
拍黄瓜,辅以辅料大蒜,香菜,辣椒油,白醋,油腻后的清爽。
白菜炒木耳,白菜和木耳都是排毒的食材,所以用来解油腻和排毒。
清蒸河蟹,是我的心里安慰。
八菜一汤,足矣,现在不是大吃大喝的时候了。
最大的特色不是别的,是我为老爸老妈亲自下厨,那个感觉是我现在过年的最大的欣慰了。
三,家常
天下人都是俗人。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人也有,但是那就是凤毛麟角,或是心理有疾病吧。
过年了,大家聚在一起,推杯换盏之余,又不是哑巴,当然就开始唠叨起一年的家常事情,又或是三杯酒下肚,陈芝麻烂谷子的就开始叨登到了,这是人之常情。
父亲母亲老了,上了年纪,一个是要听听孩子们一年的经历,一个是要唠叨一下一年的遭遇,还有就是回忆一下一辈子的生活,我们做晚辈的,大都是把自己高兴的事情或是自己感觉能够让老人高兴的事情,一股脑的都倾斜出来,就像过年的礼物一样,送给自己的父母。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论语中的话,这是好多年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一句话,直到近期学习论语的时候,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话“游必有方”,特别是现代的科技发达到如此,用老爸的话说,没事的,想见了,就视频一下,感觉就是在跟前一样,不用着急回家的。但是实际上,真的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当面锣对面鼓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时候,那时候唠唠家常,才感觉真的是过年了,当然,也不都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不高兴的事情,大家一起分享了,就会让人感觉一下子云开雾散的感觉了。
家里没有女孩,据说我有个大姐,在六岁的时候夭折了,我是没有见到的,但是一直听过,过年的时候从来没有提到过,这里提到大姐的事情,就是因为除了大姐,家里在没有女孩了,几个秃小子,在过年的时候,能够陪老妈或是老爸,为什么先提到老妈呢,就是中国的传统吧,老妈的委屈或是辛苦更多了一些的,所以能够听听老妈的唠叨,已经是我们过年酒桌上的一个习俗了,有的话我们几乎都会说的,但是每次都能够静下心来,静静的听老妈唠叨,或是关键时刻,举杯为老妈抱不平,那个感觉就像给老妈天大的安慰一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家有每家的难处,或是孩子有心或是老人隐藏,或是孩子假装不知道,或是孩子没有心,或是孩子极其自私,这个情况当然也是老人惯的吧,家风很重要,反正怎么过都是过,我更爱那种,真心的陪伴老人的人,特别是过年的时候。
四,陪伴
也许是年龄大了,越来越感觉到每次对于父母的陪伴都是极其珍贵的吧。有时候自己劝慰自己,陪伴一次收获一次,不爱想陪伴一次少一次,这大概是乐观和悲观的不同在陪伴父母上面的不同体现吧。我不爱也不想也不喜欢真的“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做的所谓的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和对于父母的陪伴来比,我更鄙视那种在父母面前呼来喝去的,更鄙视那种忽略父母的感觉的,更鄙视那种只会感觉自己的父母而忽视另一半的父母的感觉的,过年的陪伴只是其中一种陪伴,有时间的时候,多陪陪父母,会在余生中不在后悔。
初中的时候,一种住在家里,所以那时候就是感觉一直和父母一起,想要飞出去的感觉。等到高中,开始住校,但是每个周末都能够回家,所以没有感觉到离开父母的感觉。
等到了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感觉到离开了父母,重新过一种新的生活,所以那个时候的暑假里面,都是回家帮妈妈干农活,家里我和二哥对农活的贡献是最大的,这个毋庸置疑,但是现在老弟不同意,因为后来他确实有两年一直帮妈妈,直到毕业工作的那个暑假,也是一直在田间忙活的。
我对农活的迷恋是因为心疼,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学校提前放学,记不得什么理由了,自己回不去家,没有带钥匙,就去找老妈,骄阳似火,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走在地里都感觉到脚要被太阳融化了的感觉,远远的望去,感觉热气蒸腾得都要把整个大地都包围起来了,一个人佝偻着身子,艰难的爬行一般,在地里收割黄豆的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一下子眼泪就出来了,扔下书包就陪老妈一起收割了,也是那个镜头激励我一辈子不要放弃的,辛苦吗,没有比那个时候老妈的辛苦更辛苦的了,还有什么理由因为为了我们几个孩子上学而努力的老妈都那么辛苦而让我懒惰的呢?
寒假的时候,家里农活不是很多了,但是家境贫困,也没有过多的闲钱,能够供我们哥几个读书,本身就是老爸老妈最大的贡献了,哪有什么闲钱还让我们去逍遥,所以就没有能力参加所谓的同学聚会或是其他的了,有时候感觉是一辈子的遗憾了,但是终究生活仍要继续,所以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家风就是要传承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帮助一直传承着,一直到我毕业工作。
因为见证了父母的不容易,所以等到毕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老爸,从我毕业的那个月开始,由我来供老弟上学了。
那时候老弟上学也是省钱,用不了几个钱,咨询了老爸,说是每个月五十元钱,自己信心满满。
等到了开工资的时候,那时候开工资不是工资卡,是开的现钱,自己一下子傻眼了。
一百四十二元。
一百四十二元。
没有什么好说的,第一大件事情就是赶紧去邮局给老弟邮过去五十元钱,其他的事情再说,从此开始了我三年的负债生活,我现在回忆起来,开工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抓紧给老弟打钱,然后就是请几个好哥们吃一顿酒,就是一个小酒馆,点几个毛菜,来一瓶记得好像是叫老龙口的酒,先潇洒一下,起码对得起哥几个一直帮助我维持生计。直到工资开始涨了起来。
这就是传承吧。
也是那个时候养成的习惯吧,在过年的时候,陪伴父母便是我最大的事情了,对不起同学们的感觉,但是因为回家不方便,所以每次回家的时候,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父母了。
今年过年,初一的时候,大家去看电影,我留下陪老妈做饭,现在回家做菜做饭我是主厨。
我爱做菜的。
一个是我学习过厨艺,因为机缘巧合的原因,没有学完一个完整的学期,但是终究是跟着科班老师走过一个流程的,起码我能看懂菜谱的,所以我就是喜欢做菜,更爱更想给自己最爱的人做菜的。
无悔学习厨艺,不想老妈心疼我,每次看我做菜,都是心疼的不行不行的,但是现在开始也开始每次都等着我来主厨了。
一个球友,给我讲一个故事,一家人都是学究派吧,所以都是没有人研究厨艺,就是做个鱼,做成了水煮鱼,不是四川的水煮鱼,是用清水煮鱼,然后吃鱼的时候还要蘸酱油的,也许是更原生态吧,记得水边钓鱼的人都是水煮鱼的,而且吃起来还津津有味的。
我学习厨艺,便宜了孩子吧,一直给孩子做饭,反正孩子比较喜欢,即使现在回家,有时候是要单点的,看着孩子能津津有味的,那个满足感没有什么能够代替了。我就是小人物,我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能够为所爱的人做点吃的,也是自己的小满足吧。
我陪老妈去超市买菜去。这是我这个年最快乐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