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怡然主编课堂 · 疯狂马拉松写作营谈写作

〔2017〕010 曹林,用一年翻完你的《时评写作十讲》

2017-03-12  本文已影响1771人  子屠龙
《时评写作十讲》 曹林 著

曹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初识其人是在2015年北京的一个会议上,当时主办方请他来开时评讲座,培训效果还蛮不错。笔者也因而知“曹林”二字,随后加了他的微信公号、微博账号,到后来在网上买了他的书《时评写作十讲》。翻书已经是2015年底的事,虽然断断续续的有看,就是没翻完。直到前天晚上,也就是2017年3月10日,笔者又看到这本书,实在过意不起,可能是对曹林,也可能是对纸质书,遂发愿本周读完它。揣着一股恨劲头,花了一天半,速读已阅部分,加上精读未阅部分,终于把这本269页的书给啃完了。

时评领域,对于时评的写作还有不少各家的看法,对于曹林这个人,也是针砭不一。笔者在一次地方网络舆情会议上,就听到一些专家对曹林表达出不满的情绪。不管怎么说,还是有很多读者喜欢看曹林的时评,据说在大学生群体中尤其受欢迎。言归正传,曹林的《时评写作十讲》不像很多评论专著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套路来写,也不是仅仅提出一些评论方法论作罢,而是加入很多他自己的写作体会、时评思考、时代情怀等东西在里面,个人感觉写的还是比较实在鲜活、有看头。

在第一讲“评论知识准备”,他提出多读书、多写作、多看新闻、理论用到评论、积累资料的习惯、一些善意忠告等。笔者简要的透露一下“干货”:为什么要多读书?因为可以储备知识(知识厚度影响评论层次)、问题意识(有想法才能生动而不刻板)、评论敏感(有知识背景更利于写作有代入感)。为什么要多写作?因为可以培养语感(评论欺生让你不动笔就迟钝)、突破心理障碍(技艺提升“无他,唯手熟尔”)、积累评论分寸感(训练能调和事物的技巧把握度)。为什么要多看新闻?因为可以感受时代感(宏观大势)、训练思维(主动思考)、培养联系感(事物关联度高有助于增强说服力)。如何理论用到评论?要有两个原则:一是要贴切,不照搬概念,注重自我表达,少复杂长句等,让人易懂;二是要分析,不是把理论去做生搬硬套的罗列和卖弄,而是做鞭辟入里的表达。为什么要积累资料?因为“公众只有短的记忆,评论作者则必须有长的记忆”,评论员要能掌握更多地信息、更权威的信息,建立资料库以增加相关议题的附加值。

第二讲说的是“评论的附加值”,因为评论是给观点市场做出价值贡献,如若不然评论知识徒增垃圾。曹林提出六点做法:一是“你知道的比读者更多”,给读者一种获认知、懂道理的感觉。二是建立政治人脉,与政界交好突破低层次的价值判断,而要有预测性的事实和政治的判断力,评论也就更具权威。三是要“接地气”地到群众中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优势,写出来附加值就高。四是要专业取胜,专家型的评论员能以专业性增加评论的价值含量。五是“我”的故事,从一个平凡的“我”出发,讲“我”的故事和经历,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的价值。六是评论的实践,参与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获得也是价值,尤其在实践活动中能第一时间从信息渠道获得独到的信息或者不公开的信息,这些都是评论的信息附加值。

第三讲“评论的表达效率”,评论影响时事的发展,要用最少的字、最短时传播观点。因此,评论的表达效率很高,在行文上一般是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指出问题,并提出一个鲜明的时评观点。文章忌讳信马由缰的发散性思维,而是集中所有火力去论证一个观点。评论的文字本身就不多,所以特别注意不要被文中的概念解析占去字数,不然说理的空间就会显得不足。行文的语言应该字意明确、字词易懂、句子不长、段落尽可能短。评论文体要重视结构和节奏,一般用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把握好层次感,不在论点上重复论证。曹林还特别指出,一篇评论中最精彩和最精华的元素,最好能体现在标题中,漂亮的开头能迅速征服读者。另外,结尾处最好能重申核心观点。在第三讲中,他还提到评论尤其是时评有很多表达优势,但是也付出相应的代价,主要有因快餐化带来事后很少有人会回看,因粗造化带来文本价值的大打折扣。

《时评写作十讲》的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分别讲“评论的选题”、“评论的角度”和“评论的观点与判断”。曹林认为评论的选题,评论员要有大视野、大关怀,将自己的选题与身处的时代结合起来。大多选题跟热点相关,但是其他的话题也不是不能进行评论,只要有意义去写就是了。评论的角度很重要,曹林谈了六个看法:一是足够新闻性,就无需在角度上下力气,读者会因为热度而关注你的观点。二是话题不新鲜,就需要新角度来弥补,以此来补充读者的关注疲劳。三是小角度切入,让大问题有贴近性,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四是“无话可说”是跳出思维局限的角度,其实并非真的无话可说,而是表达一种强烈的情感。相对的是“复杂絮叨”,让常识常理不断被重复、争议,但长久未解决事务仍赢得舆论关注,所以也有评论价值。五是“见人之未见”,在细节中寻找新角度,用“差异化”的角度,找出差异化的观点。六是寻找最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记者的客观描述完成发表,评论员就要去充分深度地去阐释价值。“评论的观点与判断”,要有一个过程逻辑,评论员能“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书中做了较详细的理论阐述。

第七讲“评论的思维”,笔者感觉这还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的思维都有其特别之处。曹林提出评论的思维有七项:一是批判思维,评论员要对那些美的、捧上天的东西进行质疑,扮演让人不舒服的角色,所谓“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二是经验主语,评论员不能空谈抽象的事物,需要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站立在土地上,而不是飘在云端。三是求新思维,评论员要有超越新闻的独立价值,在一般人能想到的地方作进一步挖掘,发现某种“新东西”。四是开放思维,评论员要警惕思维固化而导致的抱残守缺、偏见丛生,要与时代共进退,适应变化,能勇敢地否定自己过去的判断。五是评论写作常见思维,有跳跃思维(跳出报道预设立场,质疑人为价值假设)、逆向思维(声东击西的相反思考)、联系思维(意义就是小事跟大事间产生关联),还有比较容易理解的归纳提炼思维、对比思维、辩证思维、发现思维、启蒙思维、历史思维。六是警惕思维,评论员要避免刻板思维(贴标签)、二元对立思维(非黑即白)、愤青思维(缺乏理性)、极端思维(走极端)。七是公共政策批评的三个思维误区,制度洁癖(苛求制度完美)、根治预期(苛求制度治本)、立竿见影(苛求制度出台就有效果)、以想象看待制度创新(脑子推理代替实践试错)。

第八讲“评论的逻辑”,评论是讲理的艺术,有理性(知识论)、逻辑(方法论)、伦理(职业道德)的特点。在评论逻辑中常用的推理有三类:一是演绎推理,从普通性结论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核心为三段论,大前提(大家共识)、小前提(眼前事实)、结论(已知判断得出)。二是归纳推理,从个别性结论推导出普通型结论的方法。其中,评论常用到的“不完全归纳”是从有限的个体中归纳出一般性结论。三是类比推理,推导公式是:A有abcd四项属性,B有abc三项属性,A与B是一类事物,所以B也有d的属性。类比推理存在“可能前提并不存在”的假设,故隐藏较大的推理风险。类比的可靠性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程度高,可靠性就大。在本讲中,曹林还分析了众多的逻辑谬误,比如以偏概全、推不出、假因果、滑坡谬误、概念偷换、非逻辑性(诉诸权威、诉诸民意、诉诸情感、诉诸无知、诉诸道德、诉诸沉默、诉诸比喻)、反向谬误、稻草人谬误(假想敌)、虚假两难、复杂问题谬误、词语歧义、小众统计、实体化谬误、感觉谬误、烟幕谬误,这类逻辑谬误在书市的逻辑类书籍上有很多,称谓可能有出入,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时评写作十讲》最后两讲是“评论的理性”和“评论伦理、评论版和评论员”。曹林认为,评论无论是“破”还是“立”,是诉诸情感还是说服,是建设还是批判,是国事还是家事,都必须要有理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评论员要让陌生人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唯有靠大家共同认可的理性来交流。关于理性,他说在方法论上,要能“自圆其说”;在价值论上,要有“普世价值”;在责任论上,要有“责任担当”。在评论的伦理上,曹林强调评论员一定要以守卫一个社会的价值底线和捍卫常识为己任,要对自己有道德规范,要警惕如话题拔高、表达冲动、自我设限、道德优越感等时评病。评论员的具体素质要有广博知识和某个非新闻学学科的底子、要有发现冲突的能力(无冲突不评论)、要比常人更敏锐的道德敏感(从平常中发现细微问题)。在书本结尾处,曹林还针对评论的写作分类、评论的历史、著名评论员、评论的发展趋势等谈了自己的看法,确实有理有据,值得借鉴。

《时评写作十讲》个人感觉料比较足,导致笔者写书评的篇幅远远超过通常的字数限定。大家有时间可以看原书,没时间可以读本书评,笔者已经尽量把干货写进啦。脱离本书,笔者谈谈个人对于写时评文章的感想,既要学习一些先进人物的时评经验书籍,也要多动笔写时评作品,尤其要重视被改时评与原稿的对照,这就是一个“复盘”的过程。掌握时评技能,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