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清在简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读书

陈寅恪的粉丝们都在忙些什么(1976-1996)

2017-11-23  本文已影响344人  简书穆清
文/穆清

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放在这里一点不为过。陈寅恪先生是近代当之无愧的史学大师,时至今日,仍有不少追随者关注,可谓圈粉无数。这其中不乏专门研究陈老的学者,或追思,或深化,或反刍。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陈寅恪及其学术研究便备受学界关注,相关论著渐次层出,为此笔者拟就相关论著予以编年并扼要叙录,并收录若干论文文献,对关注陈学研究概有裨益。由于行文庞杂,涉及书目著作过多,规避大家在阅读时的繁琐,我在这里以编年为序。

1976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由香港波文书局初次出版。

案: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长于台湾,中国著名近代史学家,致力于清末民初乱世重要知识分子研究,代表著作有《康章合论》、《章太炎研究》、《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史家陈寅恪传》等。该书附录《萧公权先生与作者论陈氏书》。该书以陈寅恪先生生平所著诗、词、文为参照,探讨陈先生一生的学术思想及其演变历程,对陈氏的史学成就与地位有持平之论,对陈氏寄托感情的《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等力作亦有中肯的评析。本书初版由香港波文书局1976年印行,1978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后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1997年先后两次增订再版;其间,1992年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以《陈寅恪评传》为题出版简体字版。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据1997年联经版,并经作者重新校订。

1978

俞大维、杨联升、毛子水等《谈陈寅恪》由台北市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

案:俞大维,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湖南长沙,陈寅恪表弟,被誉为中国的“兵工之父”。吴宓曾说:“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杨联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曾选修陶希圣中国社会史、陈寅恪隋唐史课程,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深得陈氏指导。被誉为“汉学界第一人”。毛子水,名准,字子水,以字行,被誉为五四时代“百科全书式学者”,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期间与陈寅恪、俞大维、赵元任夫妇交往熟识。该书为传记文学丛书之一种。附录有《陈寅恪先生著作简目(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及清华学报所发表者)》、友联图书编译所《关于出版陈寅恪先生近著<论再生缘>的话》、蓝文征《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书中多为追忆陈寅恪先生之文,或轶事,或讲义,或家世,对研究陈寅恪先生个人生活交往颇有教益。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

案:该书为“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50辑。附录何广棪撰《陈寅恪先生著述目录编年》。

1981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次出版。

案:蒋天枢,字秉南,早字若才,江苏丰县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早年就读于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师从陈寅恪、梁启超学习文史。主要著作有《全谢山先生年谱》、《楚辞校释》《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该书附录《清谈与清谈误国》《五胡问题及其他》。1985年有台北弘文馆出版,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增订再版,《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是最为全面且极其严谨地集中、编次了陈氏的生平资料。《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于1981年初版前,因种种原因,原稿有过二十多处删节,增订本恢复了手稿的原貌;另一方面,初版成书后,作者生前订正了书中的一些错误码率,并增加了若干新发现的材料,增订本亦依作者手迹一一予以补正。书末,附录内容还增加了作者生前撰写的陈寅恪传及有关专家披露的《陈寅恪文集》编集经过等文若干篇。

1984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由台北联经出版公司出版。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由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案:余英时,原籍安徽潜山,生于天津,当代华人世界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先后师从钱穆、杨联升二位先生。代表著作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犹记风吹水上粼:钱穆与现代中国学术》、《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等。该书为时报书系之一种。本书是作者四十年来研究陈寅恪史学观念和文化精神的总集结。1949年以后,陈寅恪已成为中国大陆唯一未灭的文化灯塔,继续阐发“独立之境神”和“自由之思想”。但在文字狱空前猖獗的时代,他的史著不得不尽量曲折幽深,诗文也不得不用重重“古典”包裹“今情”,因此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暗码系统。本书作者在八十年代破译了他的暗码系统,使他晚年生活与思想的真相重显于世。三十余年以来本书所激发的争议不断扩大,最后演成所谓的“陈寅恪热”,引出了大批有关他晚年的档案史料。本书作者充分利用新史料增写了“陈寅恪与儒学实践”和“试述陈寅恪的史学三变”两篇长文,更全面的阐明他的价值思想与史学思想。而这也是本书最后决定出版的主要原因。

1985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三卷由台北弘文馆出版。

1986

冯衣北《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与余英时先生商榷》由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

案:冯衣北,化名,原名刘斯奋。曾在胡乔木的指示和广东省委的具体安排下,代表大陆当局撰写反驳海外学者余英时的文章《也谈陈寅恪先生的晚年心境》、《陈寅恪晚年心境的再商榷》,文章先后于1984、1985年的香港《明报月刊》刊出,署名冯衣北。

1987

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由黄山书社出版。

案:万绳楠,江西南昌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师从陈寅恪先生,1948年毕业,为陈寅恪关门弟子。本书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1890-1969)有关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笔记整理而成。陈寅属先生研究史学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国中古史学的研究对当代影响最巨;但在其已出版的作品中,尚无系统的断代史之作,本书则能补陈书之阙,因而被誉之为“稀世之珍”。书稿既成,便由北京大学周一良、王永兴教授审阅。本书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

1989

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编《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蒋天枢、冯友兰、周勋初、卞慧新、王利器、周绍良、周一良、邓广铭、万绳楠、祝总斌、田余庆、汪荣祖等论文。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附录有《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学界缅怀一代宗师陈寅恪》。

案:著名学者陈寅恪教授逝世于1969年10月7日,为了纪念他的业绩,重新评价和探讨他在历史上的地位,1989年5月25日至29日在广州召开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由季羡林博士任执行委员会主任,会员由邓广铭、王永兴、石泉、陈胜磷、周一良、金应熙、胡守为、唐长孺、蒋天枢、蔡鸿生等教授和刘大年、林甘泉等研究员以及李侃等中华书局的各位总编组成。

1992

汪荣祖《陈寅恪评传》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学大师丛书”之一种。

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案:吴学昭,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诗人吴宓之女,该书系“清华文丛”之一种,书末附有徐葆耕教授的阐释性论文《文化的两难处境及其他》。本书颇具真实性和史料感,是一部研究陈寅恪不可或缺的现场资料,它既还原了吴宓与陈寅恪的交往情状,向我们展示了转乱时代名家大师风云际会的场景,又遗留下其他著名知识分子如梁启超、王国维的若干信息,对于研究二十世纪学术思想极具参考意义。

1994

王永兴编《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案:1990年清华大学举办了“纪念陈寅恪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收录论文二十余篇。

1995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由台北云龙出版社出版。该书为“中国史研究丛书”之一种。

黄义天《陈寅恪对俗文学的研究》,该文系香港能仁书院中国文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案:陈寅恪先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度过其余生的,其晚年生活及其心境一直以来备受学界争议,陆键东先生据其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陈寅恪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状态及其场景,并由此着手,继而走进其内心深处,挖掘其晚年心境变化,提出了诸多颇有创见性的观点。

胡守为主编,中山大学史系编《柳如是别传与国学研究:纪念陈寅恪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

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由台北业强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之一种。

刘以焕《国学大师陈寅恪》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吴定宇《学人魂:陈寅恪传》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附录《陈寅恪先生主要著述目录》。

陈寅恪著,刘桂生,张步洲编《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化随笔大系”第一辑。该书分三编:心志术业篇、通解通识篇、文史互证篇,附录有《雨僧日记》: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记陈寅恪论中、西、印文化》《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节录)》《陈寅恪年谱简编》。

未完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