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写作营呆萌写作营天天向上队

Star051 从“以弱胜强”展开的猜想

2019-02-23  本文已影响1人  恰恰天蓝

文/恰恰天蓝

1

前段时间浏览网文被一个说法震撼到了,大意是,从来没有所谓的以弱胜强,局部来看都是以强胜弱,且从不例外。

读到这句话我猛地就信了,本人不是历史学家,暂时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论,无法严谨考证和验算。回想起以弱胜强的有关场景和案例,我只能佩服作者角度的新颖和论断的振聋发聩。

小时候,经常爱看武打片,瘦小的主角是如何逆袭人高马大肌肉健硕的大块头的呢?硬碰硬肯定会败下阵来,那就是运用智慧的力量——巧劲,用计诱导,请君入瓮。

表面上的以弱胜强,实际是“弱小的机灵”战胜了“四肢发达的简单头脑”,“瘦主”以四两拨千斤,战胜对手。

智慧对力量的指数效应使得结局逆转,这个时候可以说“瘦主”发挥优势强大了自己,因而整体变得对当初的强者有了优势(变强大,相对于敌手来说),而取得最终胜利的,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还会有原来那种的“以弱胜强”观点呢?未免牵强了吧。这是由弱转强,易被人忽视的地方。

除此外,另一方面,列如场实力悬殊的双方对垒,最后的表现是实力弱的一方战胜了实力强的一方(一般人们容易从数量上对比),个中缘由更可能的是表面实力非双方真实的实力,实际实力可能恰恰相反,比如,敌方百万乌合之众,而我方十万精兵强将,我方很可能就会发挥以一当十,推枯折朽之力,这自不必待说,再以“以弱胜强”来标榜,是不是有失公允呢?

更确切的情况基本都是,真正的弱方在局部领域,注意是“局部”的一场战役中,弱方以绝对优势战胜了强方,而使局势发生了有利于弱方的转变,继而连锁反应,直至弱方变强大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是一维的情况,如果,将二维转化成一维来比(可能不正确),为了可操作性,有如一定要回答一下“老妈和老婆掉水里先救谁”的问题,据说已经有了标准答案:先救老妈。(这就不展开了,自己百度)

我好事,想运用这个方法,深入拆解下面一些问题,生拉硬扯的试将两者一比高低。(注意,这样做很可能就已经是错的了)

2

第一个,质量与数量。

我们常说,完成胜过完美、由量变导致质变等,不要太在意每一个小事件的质量(完美)对整体的影响,做多了,功到自然成。

事实果真如此吗?功到自然成倒是真的,那是,这必须且一定是一个又一个同向的小变化的累积而成。

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我的体会很真切,现在我用美剧学英语,很怕落入,“追了几十部美剧,英语还是听不懂、看不明、说不出”怪圈,我的思考是,那些人看完每一部剧几乎没有在“听读说”上得到有效的积累,即没有进步的变化(或者变化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计),那即便再看几十部又有何用呢?

事实应有的结局是,每看一集或每一部都要有质的进步,比方掌握了新的单词、学会了新的发音技巧、获得了英语思维的精进等,这样的量才会起正向积累的作用。

表面上是数量的累计,实际上从(量的)局部来看,质量要胜过数量。只有讲究质的数才会量变导致质变,完成一定有局部的完美作支撑,否则完成将没有正向的意义。

第二个,重要和紧急。

拉长时间来看,我们一定是要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没有异议吧。而为什么又凭空生出个紧急的事情来呢?

表面上我们是在做紧急的事,实际是那个时段这件事是最重要的,从(时间的)局部来看,唯有依重要性排序是识别和优先选择“轻重缓急”事件去行动的唯一标准。

第三个,产品与市场。

我们知道,乔布斯就是一直关注产品,“苹果”的市场某种意义是其人为创造出来的。

表面上看,总有市场的因数在作祟,实际来看市场是个恒量,产品才是我们需要倾注心血关注的东西。所以,从局部(的市场)来看,市场一直都在,关键是产品有没有足够吸引力。

3

这是不是分形理论之一种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