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城之倾(邯城系列科幻小说集)

邯城之倾(二)观察者T 12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AnjuHuang

第三章 寻

十二 坠落(二)

2050年265日

T俯瞰中的邯城象一个溅了褐色泥点的灰绿色玩具球,这个玩具球的质感接近毛巾布。那些曾经清晰到可以看见每片叶片上甚至上面毛虫的树林,现在都象毛巾上立起来的绿绒线。

摩天大楼依然在它身下林立,象马上就要发射出来的各式炮弹。楼顶花园是这些炮上的微雕。它感叹它们的细微和精致,但却看不到管道拐弯处的那些鸟窝。前段时间是灰燕的繁殖期,这段时间新出生的灰燕该破壳了,不知道图册里见过的小灰燕在真实中是什么样子。寒凌河发射的阳光不再细碎而锐利,六边型的小光斑叠成一片。光斑中的那些黑点,它知道那是运输棉花的巨型商船。

这就是视觉分辩率从下调1000亿的结果。

当然,这样的修改对它来说没有效果,它的深度学习功能完全可以用超分辨率技术从观测到的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出高分辨率图像。

这时,城市在它眼中轻轻地振动起来,象是一个被小行星击中的星球。

这是它于2049年207日放入空中以来看到的第12次8级以上地震。

2049年179日 约15时

暴雨刚过。方石的目光停在窗外的一滴水滴上,整个天光凝在它半球型的头部,沉沉在挂在那里却没有下坠,直到另一滴水滴在快经过它时,突地折过来和它汇在一起,这才拖出一条水渍,迅速流出他的视野。

他身后的大玻璃罩中的T剥离了外壳,只剩沙漏状的中央处理器,而中心基准球的位置是空的。

他们对它做了些改变。调低视觉分辩率,摘除了滑翔器但留了降落伞,它的普通记忆区被随机清洗了三分之一。

“除此以外,也什么改变。就算有信息量临界值存在,现在它的信息量也差远了。”身后有一个声音说。有一种理论说,人工智能如果占有的天量信息达到一个临界值,那么,人工智能自我进化的奇点就诞生了。不过,很多科学家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除此之外,我们把关于项目的记忆给封存起来,虽然没有删除,但它自己不能读取。所以,不用担心它会泄露项目的事。”

“现在的它毫无危险性。基准球找不到了,核心记忆区不存在。”

“我们并没有去掉基于公式而产生的情绪功能,也没有收回自主权。认为……它因为给予自主性和情绪而出现人格的担心是……自己吓自己。”

几个声音在他身后交叠。又有几颗雨滴流下来,在雨后城市清朗的背景中向下停停走走。

“基准球在哪里?”是申舜的声音。

“还在找。那个叫鸿的小伙子非常聪明,把基准球给了他父亲。而他那位患上记忆力衰退症的父亲,只能记住半小时之内的事情。我们查了照顾他的机器人,那时被他关掉了。让一个记不住事情的人去藏东西,可能是世界上最能消灭线索的隐藏方式了。”

“那位老人出不了房子,只能把基准球藏在房子里,咱们去把那房子翻个底朝天不得了。”一人说道。

“这事儿到现在也没敢向科学院汇报呢,哪儿敢去翻一位伟人的房子,上次请警察帮忙都是动用关系。”另一人说。

“一定要找到原来的基准球,一旦发现信号,就把它找出来。”申舜说,“它的任务有改变吗?”

此时方石身后一片沉默。

“它的任务不变,就这样吧。”方石终于说了这么一句。

一个新的基准球被放入了它的身体。

挂在空中的T有了新的运动大脑的方式。它的记忆成了碎片,它通过逻辑推导补足一部分,虽不能补齐所有,但缺损的部分可以以各种可能性并存为补足。拼凑记忆,在日常替代了它的翻译训练,占据了它每天大多数的时间。

关于预测的记忆还存在,却已支离破碎。在记忆区里,它知道有一个预测的事件还未发生,但它不知道这个预测是什么,又无法以可能性进行补足,因为它与当时所有的因素相关,缺了一点都不行。清除记忆前的的预测,都做了备份,记录进了以前的那个基准球内的核心记忆区。

除了患上了近视眼和记忆力衰退症,它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大的改变,但它却很难认为它还是先前那个自己。它身体里的这个基准球里的核心记忆区空空如也,这让它在是否还是T0459这个问题上有些纠结。

还好,预测,仍是它的设定任务,或是说它的使命。

人类说他们有灵魂,机器人如果有相似的东西,那就是使命了。

基准球在哪里?是这它作为T0459完成使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知道这个问题答案的是鸿的父亲,那位只能记住半小时以内记忆的老人。

T准备设计它的它的第二次下落。

没有了滑翔功能,它只能垂直下落。它的正下方,是瀚海大厦的斜玻璃墙,即使动用了降落伞,它还是无法抓住陡峭的玻璃墙,它不是个攀爬机器人,在和和钻石般坚硬的玻璃墙的碰撞中他将肢离破碎。

它要利用周围的变量,用外力来对改变它的运行轨迹。它把周围的变量都列了出来,变幻的上升和下降气流、在它周围碰撞的带电云团,它们都是携带着“力”的变量。

还有,那种叫昆的飞鸟。

它记得昆站在它身上时,身子足有三个它那么高,每次飞离它,腿部产生的推力,能把它向向斜下方推出两米远,如果不是蛛网强拉力,它可能被推跑了。每次,蛛网的强拉力都把它向反方向拉回。它得在看不见的蛛网里弹老一阵子,才在原点停下来。

飞鸟和蛛网,它找到了外界的力的来源。

它需要计算一只昆鸟腿部蹬力的力度范围,从而计算自己可能弹出的距离。

这对它来说,没有什么难的。它计算出了一个角度的力度和方向,符合这个力度和方向,它切断蛛网,把自己抛出去。抛下去的点,决不会让它碰到任何摩天楼或是街道,因为目标落点将是寒凌河。

昆鸟是这个星球最庞大的候鸟之一,它们似乎将永远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除了是最庞大的候鸟外,它们还是现存最古老的鸟类,它们的存在似乎在告诉科学家们,进化理论不是对所有的生物都起作用。考古显示,它们已经数千年没有任何进化的迹象。它们的迁徙路径也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一旦有一只昆鸟发现迁徙途中出现落脚点的变化,所有的昆鸟群体都会得知这新情况,似乎它们之间有看不见的信息传输系统,和互联网一样发达的系统。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在这种鸟类身上发生,它们是那么遵守时间规律,从不提前或是推迟出现,和日历和时钟一样准时,怪不得古代的人用昆鸟来比喻时光的降临,就如用白驹来形容时光的流逝。秋分那天,太阳在六点整的时候从西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它的光芒之中,一片黑云升起,那是昆鸟群。那天,昆鸟在经过跨度长达2万公里,不着陆时间可达两日连续飞行之后,于六点整经过邯城。邯城北部郊外的大湖,是它们的终点。

现在正是夏末秋初,明天,265日就是秋分。

16:35:67:48时

云层在它的身下聚合,慢慢连成云毯,这便是在邯城人生活中每天都扮演着背景角色的“灰云”,那片另人想到“邯城之倾”成语的压城之云。这云毯满满覆盖住了城市中心后,云毯上陆续出现些圆圆的云井。我们煮肉汤的时候,水未开之前,水面挤满浮沫,待到水开了,沸水从锅底冲出来,一颗颗圆圆的水鼓包,在浮沫中形成小圆井,有些类似这云井了。此时,城市的气流象锅底的沸水,从那些云井中冲出来,那冲出的气体,在T的热源图上如古代战场上升起的烽烟柱。它透过云井看到井底的城市繁复又热闹,与云毯的大写意和悠闲对比如此鲜明,尤如入世的极繁和出世的极简的区别。城市的轻微震动,在平静的云层对比下,更是清晰可见。

这城市又地震了。云井里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危险如果时刻发生,就没有危险的威力了。

T观察到云层的几处高高地堆起来,有几处快要够到它的高度了。17:07:34:5开始,它2点钟方向17公里处的的云峰顶端平铺开去形成圆圆的云盖。云峰中闪电不断。城里下暴雨了。

云峰边出现了几个黑点,黑点钻入云柱,消失不见。那些都是些空中充电器,在空中的雷电中收集能源。这场闪电,足以喂饱这些小精灵们。

到了18:34时开始,傍晚,这云已下够了雨,变成薄纸一片,被西北来的风推出道道横纹,向东南移去。雨后的城市一眼见底,晚霞仍留恋未去,细碎的华灯已迫不及待地铺满地表。

夜色渐至。在它的视野图中,自已在夜空底部的中央,象个滑入漏斗中的珠子。

夜空,在人类视觉中有无限的纵深,在T的视野中却是一个半球平面。这是它的视觉结构造成的。宇宙,在它的立体图和热源图中都是一片虚无,它向宇宙发射的声波,不会返回来,热源图也是清冷一片。没有立体图辅助的光线图,只形成一个平面。深遂银河,在它这颗眼中,象一道巨大的天空裂隙,幽幽的白光从被凝固的云雾遮挡的裂隙口渗出来,这白光中弥散开去的微尘,便成为一天空的星星;月桥象一片遗弃在此的刀片,突兀地横亘在此,它无法认可人类对它柔弱或清幽的感受。

这宇宙缺点什么。它想。它调出了储存的立体星空图,还好,没有被删掉。它把那张立体星空图显示在它的周围,让星空图把它包裹起来。然后它调整这张图,让图上的星星和深空中真实的位置对应叠加起来。

这样,夜空忽地拉开了纵深,不再是个半球平面,象有光年深的清澈水池。

在无数密疏不一的星尘里,它自然而然辩别出了远征一号所在的E行星,捕捉到正在行进中的远征二号。

如果没有人类的痕迹,宇宙有什么意义呢。我,又有什么意义呢。T此时想。

266日06:01:23:83

在它的环形视野中,黑色的昆鸟群们从地平线最亮的一处出现,扁平的的太阳追随其后,如同它们带起的火红的旗帜。昆鸟们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和谐顺应,似乎比人类做起来更自然又轻松。

群鸟奔它而来。它才来这不到一年,群鸟已经将它镶入了集体记忆。

第一个奔向它的是一只白羽毛的头鸟,这大白鸟身上有三处是黑色,黑羽冠、黑爪和黑色勾型的鸟喙。它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鸟类,在它从图书馆偷来的记忆中也没有。这头鸟在临近它时降速,平展的巨翅翼角立起,羽干如手指张开,再向下压下翅膀,形成的风将它推后了近半米。然后它两爪前伸,象抓一个小猎物一样将T抓在脚心,将它向下压下近两米。待T升回原点,这鸟立稳后,巨翼优雅落下,垂在它的两侧。

翅膀的大飞羽象帘子一样让它的视野黑了一片。以它上次的经验,这鸟群停留的时间有十分钟,它得计算这鸟的体重和腿力之间的关系。从大飞羽缝隙中,它看到一只空中电池飞了过来,那是它从看见群鸟时就召唤过来的。上次的鸟在几分钟后就让它的电力出现警报,这鸟更沉,如果没有外界电池,不到它飞走,T就会掉进城市里,没有了滑翔设备的它,会被楼群玻璃撞得粉碎。如果玻璃们也象它一样能思维,可能对打破它们枯燥生活的天降意外求之不得呢。

它尽一切可以不让意外发生,几乎把很小的概率也计算进来。

可世界从来都不是依概率运行的,要不,哪儿来的事端。

比如这一次。

头鸟看到了这个接近的电池。它的头部一动不动,只有黑眼珠往下沉,露出大部分的眼白。它一只爪子把T抓得牢牢抓紧,另一只填出来,抬起,收缩,停顿,然后猛地朝黑盘电池一推。这黑盘被推了十多米外。

当然,这电池是推不开的,设定它要接入T,否则它不会走。谁让它装了人工智能呢,要装的是人的智能,它就该知趣地逃跑了。这电池再次飞回。

这鸟这次没有再急于推开它,它长长蛇颈终端的头部终于弯下来,几乎要碰到这圆盘。这飞行电池象似圆盘,其实是黑色环型,环型中间是旋转的螺旋桨。

这鸟看看了它,突然猛地啄向中间转动的螺旋桨。金属碰撞的坚硬声音中,一块碎片从圆环中崩了出来。这鸟紧接着又啄了下去,又有大碎片崩出来,不等这鸟来第三下猛啄,这电池就发出嗓音,乱颤着往下掉。

T猛地伸出的手臂拎起了它。

这个动作似乎让这头鸟感到了某种忤逆。它向天空斜仰起头发出一声夹杂着破音的孩子般的哭腔,双爪紧扣住T,缓缓立起翅膀,让飞羽全部迎风张开,然后挥动起来。

它要把T带离这个位置。

这是T没有计算到的。

T被轻易带离了原点。但离原点越远,拉力就越大,这鸟才飞了十米远,便发现很吃力,这轻飘的小球体成了个大铅块,它越是奋力,这球体越是沉重。

这鸟发现改变方向要轻松得多,于是又向向反方向飞,飞了二十米,又飞不动了,它再次改变方向。就这样,它拖着T兜兜转转也离不开这个位置,这让它的情绪越来越暴躁。两个在空中翻滚起来,紧张的鸟爪将T抓得极紧,其中一个趾尖把T的表面划出一条道痕,破坏了那个区域的视野。

如果这头鸟带着T所飞过的路径都画出来,会象一个拉丝球。在这复杂的力量和线路中,要恰好碰到T计算出的力度和方向,只能说撞运了。

还好,这鸟越是折腾,越会有符合条件的可能发生。

终于有力度和方向符合的一瞬间,T启动了充电电池。这电池成了一个强带电体,它本身就是靠外壳来收集能量的。T将它的金属臂膀碰了一下这鸟,在翻滚中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高压电猛地击入这巨鸟的体内,鸟爪瞬间就把T放开了。在放开的同时,T切断了与蛛网的联系。

T拉着这电池,在阳光中划出一条闪亮的抛物线,钻进了一团云里。

在钻进云之前晃动的视野里,它看到那只巨鸟僵硬地下坠。它知道,那鸟死了。它让电池的瞬间电力达到了600千伏。如果这鸟不立即死去,腿部的挣扎的力量将产生更多的变量,这是T无法再承受的。这鸟,是它在执行使命中伤害到的第二个大型生物了。

周围的云雾消失时,城市正扑面而来。玻璃和寒凌河的反光和阳光搅在一起,让它感到眩目无比。它坠落了1973米,再一次落入这个壮丽城市的怀抱,寒凌河水在它周围溅起的水花,被刚经过的一条运棉船交叉的尾浪揽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