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安稳觉
在清代满族文学家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或《日下新书》里有一句话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它是形容人的一生受哪些因素所影响,命中的成功与失败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关于读书,我深有体会。生活中,除了和身边的人相处,也会通过各种书籍和远处的作者们的思想做交流。且不说它如何改变命运,从自身的最近经历中,体会到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是,有时候看一本好书,能抚平内心的波澜,让人睡上一个好觉。
比如,在往期文章不过分要求的爱里提到的一本书《爱与秩序》,它是一本适合放在床头柜上的书,翻开封面就看到一段话: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正处于一些让你头疼的关系中,书里每一句话中蕴含的积极能量,将带给你爱的疗愈和希望,为你的每一天带来小小的改变,进而让你获得心灵的成长。
这本书的神奇之处是,当你真的遇到困惑去翻开的时候,里面的话语像是如有神助般地看进去了,人如开窍了一般被点醒,然后如饥似渴地看着,它的能量就像清泉一样慢慢灌进了心里,内心得到平复,夜里睡觉也特别安稳。而平时看到这些话可能只是有些淡淡的启发。如果是在闲来无事的时候,仅仅是头脑层面想多增加点认知时,再去翻阅可能感觉不大,甚至还看不懂。
书里有一句话是:获得认知,如同抽取礼物一样,绝不能千方百计,操之过急,务求立刻能得到。只有能退守,不受外界影响,才有机会获得认知,尤其是来自深层的认知。
所以,看书也是不能贪多求快的,有些认知的突破是需要时机和缘分的。恰如一个人的成长,大体上是要循序渐进来的。即使有个老者告诉你前方会遇到什么情况,要避免什么危险,但是倘若真正的机缘没有到,就是可能会不在意或者认为不一定会有这些事情发生。不过或许好在有一句事先的提醒,在真的遇事时,会想起来化解的思路。
也许看书的意义也在于此,在平时养成阅读的习惯,用平常和随缘的心态去看书,看看书中智者的思维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身体素质,智商,财富,地位等的差距,还有思维方式,这是很重要的差距。短期内它决定了一个人的处境,而从长期来说,它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命运。不过,只要愿意去改变,是可以逐渐丰富和打开的。
对于过去因僵化的思想而流逝的时光,不必太叹息和后悔,因为紧紧抓住过去,会让人变得不自由,而且活得越来越局限,人要向前走,向前看。
当看到他人很优秀时,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从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卖油翁》的故事,世界上多数的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道理。正如,一个日日射箭的人,射箭可能会几乎百发百中;一个天天打鱼的人,自然对打鱼很熟练;一个长期在商场上打拼的人,正常都有商人的敏锐感等等。
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人家的长处相比,那样只会越来越迷茫和焦虑,也不要拿自己的长处与人家的短处相比,那样即使比赢了也无光彩可言,于自身的进步也无益。
简而言之,人各有志,找到人生的使命就是找到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频道,然后在这个频道里把事情做得熟能生巧,如此,不至荒废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