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非洲三万里》

2016-10-07  本文已影响56人  花生米小木屋

                 写在前面

当然,花生米知道,在时间维度上,生活不在过去亦不在未来;在空间维度上,生活不在遥远的别处。生活就在这里,就在这一刻,单属于我自己来面对和创造的时间。

可花生米还是偶尔非常享受没有人打扰的神游万里,有一种仿佛生活可以不在此处的愉快感觉——不用在意衣着是否时尚、表现是否合群,可以偶尔逃离疲于应对的琐碎日常。

文字是很神奇的,花生米可以透过古今中外作家笔下的文字去想象多样的世界,借由文字神游万里,随着文字去旅行。翻过各类游记散文,花生米很羡慕那些作家,可以行程万里、流浪远方。在他们的文字里,读者们可以读到震撼人心的场面、见识新奇有趣的文化。古人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并列在一起,大意是知与行不可偏废,而花生米囊中羞涩,也懒惰于长途奔波,恐怕无缘亲身经历那样遥远的行程,不过还好,这世界,有文字记录、有纸张传播、有许多作家执着书写着别处的风景。

                 正文部分

毕淑敏的《非洲三万里》是花生米用微信读书软件读完的。之前不曾读过毕淑敏的作品,据说她是医生、心理咨询师也是作家,文字是女作家那种细腻抒情的风格。她在六十多岁时乘坐“非洲之傲”列车(据说车票是天价)来了一趟非洲之旅。旅程从南非的开普敦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所以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非洲之旅并不涉及整个非洲大陆,仅局限非洲南部及中部一些地方。全书二十五万字,纸质版收录了百余张彩图,可电子书版本没有一张图片, 一本关于旅行的书竟然没有一张插图!另外,每章前面都有一小段从正文中摘录的文字,可是电子版没有特别标明,和正文部分使用一样的字体字号,这让强迫症患者多少有些不舒服。

翻《非洲三万里》,花生米不觉得自己在翻一本游记散文,只觉得自己在补课。念书的时候,除了课本几乎无书可读,现在可选择的书多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文字做参考,那些被高中课堂标签化的知识点和简单化的知识框架才被渐渐丰富和填满,对非洲的历史地理的认知也更深一层。

这本书里有几个小段落比较触动我,分享一下。

青尼罗河瀑布

大自然是一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瀑布是它随手挥就的五言绝句。在这种压缩版的肆虐暴力面前,渺小的你,亲历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面前徐徐绽开。它和你无关,千古独自咏叹。它傲慢地什么都不曾告诉你,你却在一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你再次不无遗憾地明白自己是一枚无足轻重的草芥,幸好还会思考。

扫盲 猴面包树

书里有讲到猴面包树,说实话之前《小王子》里读到的时候,花生米一直以为是作者杜撰的,然后想这树真可恶,让小王子每天都过得不安心。翻完第20章才知道,生长在非洲稀树草原的这种树,学名指状阿当松,相貌虽然古怪,可果实甘甜多汁,是猴子、猩猩等动物的美味,所以有了猴面包树这个别名。这种树能储水又有落叶战术抵抗干旱,浑身是宝。这也算扫盲了。这本书的好多段落都能起到类似这样扫盲的作用,也算不错。

如何学会从容

书里讲到“非洲之傲”列车因为前方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得不停留很久,这让毕淑敏感到很不安,不停地想着探听具体消息,对比其他旅行者的安之若素,毕淑敏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其他旅行者一样从容?然后便有了好一大段的论述,大意是我们中国人多变化快,竞争激烈,在摆脱贫穷的奋进史里实在顾不上从容。这也是很多人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迅速变迁的社会如何不焦虑地从容地生活。答案可能是更健全的制度保障也可能是培养更坚固的社会信任,总之,安稳的从容应该是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

2016.09.30  一周一书 第五十八周

毕淑敏 《非洲三万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