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简道散文读书

关于旦角媚的问题

2019-04-10  本文已影响7人  煜熺品红楼

旦而不媚,非良才也”。

简单的一句话,可以看得出来,媚在旦角的表演风格中所占的比例不小。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尤其是梅派,尤其是梅兰芳。大多数人对 对梅派的第一印象就是雍容华贵。

好像要是不雍容华贵就不是梅派,好像梅派的所有角色都应该是华贵大方的。

这其实是个误区。就说梅兰芳先生吧,在那个年代,梅先生会的戏就有五百多出,能上台演的有三百多出,这些戏不单是青衣戏,还有花旦戏,刀马戏,甚至还有小生戏。

在那个年代,能够称得上是名角的,都是什么行当都会一些的,无非就是在某个领域比较出名,或者是那种行当的戏演的比较多,就以哪种行当著称。

比如荀慧生,都知道他是花旦,很少有人知道荀慧生的青衣唱的也很好,梆子戏也唱的很好。

那个年代的名家,几乎都是“京昆梆子三下锅”,到那个地界就唱哪个地界的戏,远没有如今京剧界那么严重的派别划分。

继续说梅派。

梅派不止有贵妃醉酒和霸王别姬,还有一些冷门戏,比如生死恨、宇宙锋。这两出戏都是梅派的悲剧戏。还有,游龙戏凤。这是一出花旦戏,甚至是有些粉的花旦戏。

以上这些戏,若是都按照雍容华贵的标准来套,那简直是没法演了。生死恨里家破人亡,苦苦逃难的韩玉娘,如何还能顾得上雍容。调皮、俏丽的村姑李凤姐,更是没法和雍容联系在一起。听一些前辈说,当年梅先生演这出戏时,那也是浪极了。

再说到旦角的媚,由于经历了文革,导致很多旦角演戏都带着一股英勇就义的范儿。演什么,唱什么都像是李铁梅。唱腔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尖锐。

观众的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认为高亢的唱腔最好。唱戏不注重感情了,不演人物了,一个个的就是飙高音。要是照这种标准,只怕梅先生都比不过那些后生。

梅派男旦注重高拉低唱,注重声音的质感,简单点说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柔中带刚,女旦角注重翠,参考李维康,其实尖锐容易把握,翠是不容易把握的。如今舞台上能够唱出“翠”感的女旦角寥寥无几。

如今不少人认为旦角是清丽的,尤其是梅派旦角,好像梅派不应该往媚了演,就连杨玉环都应该是清丽的风格。其实什么风格主要看演员是如何理解的,媚与不媚不重要,演出人物就好。

媚也要看度的把握,要是媚的过头那就是骚了,骚也无妨,但是骚的让观众恶心,就是有问题了。

原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