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

2016-12-05  本文已影响0人  鹅狄浦斯
“当你想批评人时,记住,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我一开始就意识到,我想支教出于情怀比为了孩子更多。于是也并不如一些人一样,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影响他人本就不是容易事。然而直到身临其地,我才愈发悲观起来,也放弃了做出改变的可能。虽然并未支教,但看着成年人的言行,也足以推断一二。

他们不需要一厢情愿的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正是与客观条件相符合的。我见到的许多成年人们,不重视知识,不喜欢学习,只求有份安稳体面的工作,孩子能读到专科就十分欣慰。这有什么不好呢?不能与现实匹配的欲望才会招致更大的忧患。

假使在一线城市做个中产阶级的孩子,也足以见识繁华城市的光怪陆离,晓得要追求更高的层次。在二三线城市做小康之家的孩子,即使已有局限,也有机会改变阶层安身立命……然而村镇里,父母做生意蜷缩在桌子下的孩子,躺在货车里的孩子,无人照料的孩子,怎么能说他们太现实,不懂得诗和远方,不懂得追求理想?在闭塞的城镇中,即使家境极好,也无法轻易获得能与在北上广深相类的格局。在一些孩子早早就能出国看世界的同时,另一些只能局促于阡陌之间,晓得要早日承担生活的重担。

对此我认知得十分悲观。在我能改变自己的阶层之前,我怎么能奢望去改变别人?或者改变人的期望,又无法改变他们的格局环境,这样真的好吗?而更悲观地看,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只要人尚有私情私欲,贫富悬殊就无法消除。能救一人,不能救世,光鲜亮丽的城市里面,总还藏着破旧简陋的民居;朱门酒肉之外,又何尝少过冻死骨?达则兼济天下,终究是兼济不尽的。

然而身处高位的人,还要俯视着普通民众。问,为什么他们不搞素质教育,为什么他们这么现实,为什么他们占小便宜,为什么他们素质不高?——因为他们不像你们有足够的资本。因为你们有条件不在乎的东西,他们没条件不在乎;你们有精力在意的东西,他们没精力在意。

我看着一些同学早早就出了国,留在大洋彼岸工作;一些同学早已成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一些同学还在读书,一些同学已经工作……一些学生进了重点高中,一些学生背井离乡到外省读职校……能突破界限的又有多少呢?

中学时有次一个朋友笑着跟我说做作业的时候一直有老鼠在啃桌子腿。我感觉很心塞。她一直在努力改善生活,我想她也正过得越来越好,不再需要住在有老鼠啃桌子腿的地方。衣食无忧满足于当下处境的我,则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拼搏进取,有虚幻的理想也懒于拼尽全力以达成,也许也就这样做一辈子不思进取的下层。

“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可是这样的世界,我连孩子也不想要有呢。

一场空虚,片刻欢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