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六讲》读后感(二)
第二讲的题目是《重构人文学科和素养》,在这一讲中,作者提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增加知识,而是用知识和理性的思考,教我们如何做人和面对社会。中国从儒家时期的“君子六艺”开始一直都有着人文的传统,西方大学教育开始的时候属于博雅教育,着重训练学生的人格,19世纪后才逐渐加入学术研究的成分。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开始的大学业化却使得人文学科变得治理破碎,逐渐边缘化和凋零,但这一模式一直都受到学者的批判。学者们认为今天的大学模式已经与传统相脱节,失去了文化的指涉系统,一切都已“优越”为依归,以大学的排名为荣,简直与企业无异。
上面谈到的只是第二章的一小部分,大概三分之一左右,剩下三分之二我实在有点看不懂了,一脸懵逼的琢磨什么叫做“接枝”,还有作者提到的我基本没听过的作家,本雅明、萨义德、巴比特、维柯,我唯一听过且知道一些的就只有朱光潜了,之前看过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觉得他当时写书的时候给的很多意见,放到今天来说仍然适用。不过这本书先放在后面再说。
这一讲里,作者在一开始就谈到了博雅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最近几年一直炒的很火,我记得我在大二那年副院长开始在学校开始弄通识教育讲座,一开始很火,很多同学都参加,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少,直到那位副院长离开之后,通识教育讲座完全停止了。这两年我在网上也看到了不少通识教育的课程,但却总觉得功利性太重了。宣传课程的人总是借着超越同龄人、弯道逆袭等幌子来吸引人参加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也参加了几个课程,但是后来完全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在我看来,通识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超越同辈或者实现弯道超车,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或者说更好的享受生活。我可以承认超越同辈、弯道逆袭是一个很有诱惑的事情,可以在不经意之间秀出自己的优越,我在以前也曾经沉迷在这种感觉之中。不论别人谈论到什么,我都必须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听到我没有听过的词,一定要偷偷知乎一下,心里有了底,在开始装X。时间越久,越觉得这样做是在没有必要, 除了让自己累,让别人生厌,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自己踏实欣赏和与他人分享来的爽快。这是读完第二讲后的一点感觉,也不想管对错,说出来蛮舒服了,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