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80年代老电影,怀念那些灵魂相吸的共情
最近看了不少国产老电影,发现80年代的电影还挺好看。
那时候的审美很棒,很多姑娘都鲜艳自然美如画,演员们认真演角色,最重要的是导演好好讲故事,比如:
《城南旧事》《芙蓉镇》《天书奇谭》《黑炮事件》《红高粱》《黄土地》《老井》《顽主》《巴山夜雨》......
我想喜欢看这些老电影,除了源于对电影的爱,还想看看那个年代那些人们如何生活,在这些观影里,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的短暂的快乐,面对困境的伤痛,笑对人生的轻快,沉重压抑的人生,灵魂相吸的共情......
当然,还有对明天的期待。
image今天推荐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吴贻弓的作品——《巴山夜雨》
它是八十年代初伤痕电影代表作,也被称为“中国诗电影”代表作,并荣获了第一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
电影的名称出自古诗夜雨寄北,电影的故事也可以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简单概括。
片子剧情简单,台词少却胜在精致,且音乐很好听,演员很好看,《庐山恋》的张瑜、《城南旧事》的张闽、《徐悲鸿》的李志舆,在片中担任主演,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情感饱满、高度自省和易引发反思的故事。
image这部电影故事简单,讲述的是文革后期二个解差员李彦和刘文英,押运诗人秋石所展开的江船封闭空间之旅。
他们搭乘轮船前往武汉,在船上和他们一起的有各色背景的旅客。
在这个封闭的船上空间,他们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暂时的圈子,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其中,有一个唱戏的老人,他曾遭受文革迫害而变得小心翼翼。
image一个不上教书的女教师,她充满正义感,不满当下的社会风气。
一个不能生产的青年工人,他曾经抄过秋石的家,同情他帮他保存了诗稿,如今跟上了船试图帮助秋石。
他凭借智慧而风趣的言语,暗讽两个解差,使得屋内其他人也对他们印象不好。
image一个善良坚韧的母亲,她鼓励独生的儿子参军,结果儿子没有死在战争却在文革中丧了命,她此行为了给儿子上坟。
一个年轻女孩,为了替家里还债而被迫和爱人分离,乘船远嫁他乡,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
image还有一个机智聪明的小女孩,她是偷溜着上船的,目的是寻找从未见过面的父亲。
这样一群人各怀心事,在同一个时空里分享着彼此的辛酸和悲痛.....
image一路听着同船的人所经受的事,女解差内心产生了动摇,在与诗人秋石的聊天中,她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无知和可怕,开始了反思。
年轻女孩终于忍受不了种种折磨,而选择了跳江自杀,被在黑夜中静静思索的秋石发现了,他跳入江中救了她。
秋石为了安慰自杀女孩讲述了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被女解差所听到,她决定不再做那个精神的囚徒。
image在秋石和女儿相认后(那个偷溜上船的小女孩),在整个船员工作者的帮助下,女解差偷偷放走了秋石。
这时,男解差出现了,女解差要求承担一切后果。
可是男解差告诉女解差,他本来安排好了在下一站要放了诗人的,没想到她更快了一步。
最后,秋石背着女儿走在了自由的大地上,小女孩在路边吹起了蒲公英,那也是秋石和妻子曾经一起吹拂过的蒲公英......
image全片没有一个坏人,结尾也是神展开,虽有些瑕疵不失为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力作。
迫害者也是受害者,反思与阵痛,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和理解......
电影《巴山夜雨》以一个船里的几个人的不同遭遇,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切面,呈现了那个悲剧时代中,人们身陷伤痛却高尚美好的心灵。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窥见创作者吴贻弓对人的满满关爱。
正如网友评价的那样:简单几笔,都是对人的温柔啊!
image另外值得称道的是,电影中的诗意表达:
让人印象深刻的空镜头,江心的漩涡表达吞噬生命与卷进政治斗争的湍流。
夜里巡航的浮动灯塔,暗指被诗人心灵得到了指引和升华。
多次出现的蒲公英,是浪漫与爱情,是亲情与交融,是自由与希望。
诗,象征着本真和真实。
吴贻弓的表达是诗化的抒情,虽无控诉,却满是抽泣,让人感怀无穷。
image而将整个故事安置在一个轮船上,可以说是一个巧妙的设定,远离了复杂压抑的大社会,短暂营造了一个远离是非的乌托邦,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更加依托于本心,潜藏在每个人内心的真善美呼之欲出。
其中,让人尤其动容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心,在那个年代,人们之间更容易也更愿意去相信他人、理解他人,这点让人特别怀念。
希望,我们也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有更多共情心的世界,大家依然愿意相信真善美的力量。
最后,建议大家看吴贻弓的《巴山夜雨》的话,可以观看4k修复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