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台湾艺人陈乔恩酒驾,为什么处罚很重,还有公众人物前赴后继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孩有理

几乎不沾酒的我,有时无法感同身受每天都要喝一小杯的老爸,他说,酒很香,一天不喝就馋呀。不过据营养师介绍,每天饮用少量的酒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这是酒的保健作用。

“借酒消愁”都听过,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让烦恼被酒精稀释、隔离,仿佛醉了以后,在恍恍惚惚的意识中,烦恼和麻烦成了单独的存在,而我也被醉意附身成为另一个个体。——这是酒的催眠作用。(心理学意义上的催眠)

酒精成瘾则是另一个领域的问题,Ta与其他成瘾问题:网瘾、毒瘾很相像,会引起大脑前额皮层的活动降低,以及大脑不同区域的可塑性变化,同时Ta带有强迫性,并非批评教导后就会停止,而是一旦阻挠,则反抗得非常厉害,甚至伤人伤己。

​有报道说,陈乔恩自称“酒国英雄”,曾因酗酒恶习被公司雪藏。估计她处于第二种,或第二种与第三种之间的情形。

如果是第三种情形:酒精成瘾,当事人对开车不能喝酒的敏感度,从生理上比普通人降低很多,他喝了酒然后驾驶,几乎成了无意识的行为。即使事后被处罚,也很难一下子改掉酒精成瘾的问题,下次就范几乎成了必然。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该接受成瘾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才能彻底根除酒驾。并且在有疗效之前不再驾车,以防发生事故。

借酒消愁,普通人会有,公众人物也会有。但在必须要开车的前提下,还不禁口,公众人物比普通老百姓更多。我国对醉驾处罚相当严厉,血液酒精含量超过0.08就属于醉驾(80毫克/100毫升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十年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普通人面对严厉的处罚会闻风丧胆,公众人物由于资源多,选择多,容易不拿这个当回事儿,并且还抱有侥幸的心理。

公众人物资源多,选择面大,这些既得利益多来源于他们的名声和名气。而一些公众人物实际上处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尴尬境地,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的名气相处。

每日的行踪、私生活被一览无余,为了名,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愿满足多方需求。这种压力可能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屡曝不止的明星自杀现象可见一斑。撇掉光环,他们中不乏心理不够成熟、抗压能力弱、甚至童年遭遇过大创伤的人群。

不能及时自我疗愈,又一下子要应对众多的目光和评论,这会让他们在成长的旅程中加重自我迷失。

收获和付出几乎都是对等的,一边享有物质上的丰厚收入,一边憎恶声名附加的约束,这正是一些公众人物突破良知,甚至知法犯法的心理暗涌。比起公众人物要为名气付出的代价,普通老百姓过日子则更难、压力更大。

毫无疑问,公众人物理应在个人行为上树立榜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辜负大众为之托起的名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