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智慧国学经纬佛、儒、道专题

字写得好不好 放大了看 验证心境也一样-01-04

2019-01-04  本文已影响2人  0b9d6921c540

功德林讲怎么样叫欢喜行?“如是无量百千众生而来乞求,菩萨于彼曾无退怯,但更増长慈悲之心。以是众生咸来乞求,菩萨见之,倍复欢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众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请而来教我入佛法中,我今应当如是修学,不违一切众生之心。”

这是正式的财神法传法灌顶,已经传过来,实体上的已经告诉各位了,好像还应该再有个仪式才算,,这个是意识形态。要真修啊,不是要灌那个仪式而已。

仪式是给大家坚固信心,坚固那信心以后,要修学的途径要按照实体性来,本质要拥有,这个是很重要的。

前面是完整的架构,后面从行法上来讲,叫验证。从这个经文上来讲,是一种扩大,扩大以后的心境是比单一的心境会更清楚,我们又叫做验证。单一的个案是真心的吗?要怎么验证呢?放大以后看你一样不一样。

像我们很多人会写字,写字好看不好看,写小字不知道,把它放大以后,就知道那个字怎么怪怪的,为什么呢?尤其中国字它是有结构的,小结构做样品没问题,大结构一放大就知道零零落落,结构不够严谨。

所以要看这个人写的字写的好不好,把它放大看,放大看很端庄,这个字就对了。这是个很简单的检验方法。

我们的心境也一样,个案可能会做得很好,每个案子都给你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尤其容易掉入惯性,惯性就没觉性,没觉性就不对了。

第一件事一定做得很好,因为完全陌生,会很谨慎地去做。假如第一件事不敢做,那不是修行人。应该很谨慎,战战兢兢地去做,这是修行人。

但是第二件你熟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变惯性,初学都有这种情况,第一年佛在眼前,第二年,佛就在天边了,第三年佛就回西天去了,为什么?因为变惯性了,一惯性,觉性就不在了。我们避免掉入惯性,用扩大的方法来做检验!(海云导师讲十行,圆明提纲撮要Ⅲ1-32)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