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亲子教育亲子教育

NO.7让孩子爱上阅读的第7种套路——培养问题意识

2017-12-02  本文已影响85人  a396769778c3

      阅读最初就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一种后天形成的行为。比如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幼儿时期我们刻意给孩子读书、上学期间学校课程的安排,这些都是一种被动阅读。被动阅读能够培养孩子的阅读基础和思维基础,但是如果能做到自发地主动阅读,那才能真正让孩子获得内在的精神愉悦和精神素质提升。打个简单的比方,被动阅读就是你给孩子做了一桌的好菜,孩子也很自然地享受美食;主动阅读就是你让孩子参与到做饭这个过程中,那么他不仅享受到了美食,还顺带培养了主人翁意识、提升了责任感、增强了成就感。

      如何从被动阅读延伸至主动阅读呢?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激发孩子的阅读动力。问题意识是指孩子在认知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驱使他们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尝试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从而获得精神成长的快乐。在亲子阅读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多提问。

      一是从书名入手提问。许多绘本的书名非常的有意思,比如《狐狸电话亭》《在月亮上跳高》《打瞌睡的房子》《大脚丫跳芭蕾》《会飞的抱抱》……还没打开书,我就会大声说:“房子怎么会打瞌睡呢?”“狐狸电话亭是什么意思啊?”孩子的也会迅速关注到这些问题上,从而就提高了对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在听的过程中,也会特别认真。长此以往,对于有些有趣的书名,比如《落叶跳舞》《我变成了一只猫?》我还没开口,CC就会自己先开始自言自语:“落叶怎么跳舞呢?”“人怎么会变成猫呢?”,一旦有了思考,就会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针对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二是从封面入手提问。书的封面或是书的主题、或是书的精华、或是经典的一张图,完全可以作为培养孩子问题意识的最佳媒介。比如《GOOD NIGHT GORILLA》可以问孩子:“大猩猩在干嘛啊?”“做了什么动作啊?”“为什么他偷钥匙啊?”简答的几个问题,就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脑中浮现出无数可能的场景,自然就可以激发孩子继续往下阅读的动力。

      三是从内容入手提问。从书上短短的文字入手,当然是最方便的提问策略。比如《贝尔熊生病了》,开始阅读之前,我就会说:“待会读完了,你告诉妈妈,是谁在照顾贝尔熊”,当然这是比较初级的问题,还可以问:“谁去给贝尔熊采药了”“谁给他炖汤了”……阅读完毕之后,就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故事情节,并且回答刚才提出的系列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让他养成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的习惯。另外,家长还要善于制造悬念,某些书翻开下一页之前,可以让孩子猜猜后面将要发生的情景。比如,《谁吃了我的苹果》一书中,可以问孩子:“你猜猜是谁吃了小老鼠的苹果啊”,再翻开下一页去印证。在不断地提问和抽丝剥茧中,带领孩子寻找吃苹果的家伙,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绘本推荐】《贝尔熊生病了》《会飞的抱抱》《大脚丫跳芭蕾》

    【育儿心得】儿童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时期,比如秩序敏感期(我感觉就应该叫“强迫症时期”或“处女座时期”之类的)、感官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对群体生活感兴趣,想要寻找朋友)、语言敏感期之类的。当你发现孩子0-6岁的语言敏感期还是不爱说话的,就可以反向训练,多问孩子“为什么”,不管解释成什么样子,表情夸张地赞赏他就行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恰恰相反,当你发现孩子处于“十万个问什么时期”,不要心烦,这是孩子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可是问题不停,而你又万般想休息的时候,就允许自己来个“暂停”。他开始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只需要温柔地说上一句“你觉得呢”,一般孩子的脑子里就开始转向,开始振振有词从自己的角度去解释,完了你只需要加上一句“你说得对”,一切无休止的纠缠戛然而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