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读书散文

三让王位,真的吗?

2022-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蝎思君

历史上有一个泰伯奔吴的故事:古代吴国的创始人泰伯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将王位传给最小的儿子,他作为嫡长子,三辞王位,与二弟仲雍主动从现代的陕西宝鸡迁徙至江苏无锡、苏州这一带,并断发纹身与吴地先民打成一片,带领他们建立了吴国。这个吴国,兄终弟及,传至春秋时代末期,强势崛起,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那位宠溺西施的夫差就是这位泰伯的后人。

泰伯三让王位,并且为了孝顺父亲,主动迁徙远方的故事,被孔夫子大加称赞,称之为至德!在江苏无锡的梅村泰伯庙,至今每年都举办盛大祭泰伯的仪式,天下吴姓寻根都会来此。

但是现在细想起来,这个被孔夫子所赋予了崇高道德意义的事件很值得打一个问号?孔子与泰伯生活时代差距数百年,他何以知晓泰伯奔吴的真实原因?以小人之心度一下君子之腹,古代虽然有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与这个故事真实性都值得推敲……

孔夫子曾经将鲁国的历史,进行了修订,编为《春秋》,于是后世就有了微言大义、春秋大义,乃至春秋笔法各种说法。而孔子修史,又有为尊者讳这样一个价值观导向,为了弘扬他的社会伦理及儒家的三观,是否会将有一些史实细节进行了必要的裁剪,就像现在的学生为了写主题作文一样的,对相关的事实和情节进行了取舍,从而服务于孔子的道德标准!就算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这是披露部分的事实,也不足以还原整个历史的全貌。

或许真正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是:在争夺王位继承权的各方势力博弈中,泰伯审时度势,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主动外迁的策略;若不外迁,也许残酷的政治斗争会带来杀身之祸。

想来泰伯必定是位知进退的绝顶聪明人,他带领自己的部众举家长途外迁,必须师出有名,要给予这次外迁一个崇高的意义和价值——那不如打出了辞让王位以及孝敬父亲这么样一个高尚的旗帜。

无论哪种可能,泰伯都值得尊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