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蜗居

2020-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汪书

蜗居里面的主人公郭海萍和苏淳,怀揣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满满的信心和斗志,来到了上海。他们在租住在上海的弄堂小屋里面,省吃俭用,算计着买房的钱。但是当他们的女儿即将降生,终于决定买房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极其悲哀的事实:他们攒钱的速度,永远比不上房价的涨幅。于是郭海萍开始谋划从双方父母那里筹集资金,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倍觉辛酸。她说:豁上我们父母一代,再豁上我们这一代,看能不能给我们的女儿带来幸福。

郭海萍和苏淳面临的状况,大概是买房的主力军80后所面临的最残酷的现实状况,他们确实没有能力承受高额的房价。我们看到,最近还出现了出租集装箱做房子的事情,还有,78岁的退休工程师黄日新老人建起的“胶囊公寓”,提供给在城市里面奋斗,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我想大家都应该从网上看到过所谓胶囊公寓的图,有的人把胶囊公寓比喻成“活棺材”。这个长二米,宽零点七二米的胶囊,让我想起一句流行的网络语,改编一下:哥住的不是房,是悲哀。

有的专家针对这种情况曾经评论说:租房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不必非要买房子。但是这种观点,大部分人并不认可。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对房子看的如此重要?

首先中国人讲究“安定”和“根基”, 活着的时候,“父母在不远游”,无论走到哪里,家都是一个永远的港湾。即使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也要“落叶归根”。家是每个中国人内心的归宿,房子代表家,我们研究一下汉字都可以看到,“家”字,是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安”字是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女人,“宝”字,是房子里面有珍贵的玉石……房子让人有归属感,这是中国整体文化传统决定的观念,代代相传,根深蒂固。所以中国人普遍都在追求一套房子,即便是到了今天,供养一套房子如此困难,哪怕在新买的房子里面和白开水吃方便面,也甘之如饴。在一个城市里面租房子,和在一个城市里面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在心理归属感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心理学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爱和归属的需要,是仅次于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需求,房子就代表了中国人爱和归属的需要。某种程度上,房子就等于幸福。

其次中国人讲究“面子”,可以说,房子的沉重负担,就是中国人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带来的结果。男人觉得结婚无房没面子,女人觉得嫁给无房的男人没面子。曾经有评论说,中国的房价,是被“丈母娘”们炒起来的。无论这种说法有没有依据,我们都可以看到从中折射的一个事实:除了“面子”之外,房子给男人和女人带来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要“面子”还是要“日子”?安全感真的只有拥有房子才能带来吗?实际上,多数年轻人买房的困难在于首付。他们的工资水平,如果单纯租房或者还房贷,完全可以过比较轻松的生活,只是首付很难解决。刚刚进入社会几年时间,尤其在一线城市里面,想要负担几十万的首付,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再次,面对今天堪称非一般飙升的房价,我们不知道下一刻会不会达到我们能够承受的极限。我的朋友亲身遭遇了房价以小时为单位的涨幅,一时犹豫的结果,就是在原计划的基础上,多负担了好几万房款。这种让人心慌的房价飙升情况,促使一部分人不得不咬牙决定赶快买房,否则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钱是不是马上又要严重缩水,一转眼能买的房子又少了几平米。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催生了现在一个又一个被压垮了的“房奴”。他们说:我们痛并快乐着!

今天,很多年轻人住在拥挤,狭窄的出租屋里,为了有一套房子的未来打拼着。北京的唐家岭,是奋斗青年们一个最真实缩影。其实我认为,买房要量力而行,依靠父母付首付也不是丢人的事情,自己能够打拼出来一套房子更好。幸福的关键并不在于房子,而是在于心态。爱和归属的需要,更多的是相伴在我们身边的人带给的。每一幢无论豪华房还是廉租房,都会发生各种各样悲欢离合的故事,创造故事的是人,支配人行为的,是人的心态。所以,当我们学会顺其自然的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包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才是创造真正幸福的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