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读后感

2017-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籽薯君
《断舍离》读后感

推荐序

想要幸福,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

具体有三步:

断,停止负面思考模式; 舍,顺从本心,割舍既有; 离,松开多既是好的念头

前言

什么是断舍离?

就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也整理内心的破烂,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通过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第一章 断舍离的机制

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

断舍离要做的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都扔出家门

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有用的东西,才会留在自己的空间

为了保持好心情而收拾

筛选物品的同时,也改变了人际关系

东西有用才有价值,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第二章 我们无法丢弃的理由

捡便宜的心理和折扣的陷阱

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第三章 先从整理头脑开始

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到当下

请养成经常自问的习惯

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

理清扫除的整体概念:为了尽量避免做麻烦事,因为不擅长收纳就削减物品,因为讨厌打扫,所以就不在看得见的地方乱放东西,好让自己轻松一点

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尽早可以从头脑的‘便秘’里解脱出来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据说,如果经常把一大堆东西一股脑的塞给孩子们,那他们长大就可能成长为没有自主性/选择能力低下的人。身边那些口头禅为“无所谓”的人,就是小时候被给予得太多了,没能学会思考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最多能选三个” “从三个当中选吧” 分成三种吧”, 如果能这么做,就更容易理解了,也就更容易付诸行动。

收拾屋子就是驱邪,打扫就是净化

第四章 身体开始行动

减少物品---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

断舍离的过程就是“减少/分类/收纳”

总结:断舍离不仅是生活的精简,更是脑袋里思想的精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