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龙的失败看传统武术的实战性
2017年11月4日,中国武术选手一龙与泰国拳王西提猜的世纪大战在云南昆明打响。本来以为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结果比赛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西提猜步步紧逼,稳扎稳打,一龙节节后退,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第二回合开局不到半分钟,一龙就被西提猜一记高鞭腿KO,比赛结束。看着一龙迷茫的眼神,我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武僧一龙,这个红遍天下的名字,今天露出真实的底色。徐晓冬早就说过,一龙仅仅是个业余拳手,碰到高手,一两个回合就会被打倒。虽然徐晓冬嚣张的言论令人讨厌,但他说出了最真实的情况,一龙不能打,同时,也隐隐折射出中国传统武术缺乏实战性。
我从小便对传统武术情有独钟,曾经四处拜师,八卦掌,太极拳,形意拳,都涉猎过。一度的梦想,就是吸纳百家之长,做一名独步天下的武者。只是可惜,天资驽钝,又缺乏指点,一直没有练出什么功夫来。但对传统武术的关注和思考从未停止,对如今中国传统武术为什么不能上擂台也有了一些思考后的心得。
搏击,就其本质来说,是双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单单从身体素质来看,中国人的体质比起白种人或者黑种人有一定的差距,奥运会的田径项目最能说明问题,这是基因造成的,如果在同等训练的条件下,中国人很难在速度力量上超过白种人和黑种人。就比如生长在高纬度的东北虎比生长在低纬度的华南虎身型硕大强壮一样,普遍位于高纬度的欧洲人比中国也要强壮。就中国人而言,如果得不到传统武术的精髓,获得传承内的能量弥补先天身体素质比欧洲人低下的不足,很难在和欧洲人一对一的较量中取胜。
再说心理素质,尚武精神可以说是搏击中最重要心理素质的一种。中国汉人在秦汉以后,尚武精神便普遍缺乏,特别是宋代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用文官压制武将,导致全国人民热衷于诗词曲赋,子曰诗云,崇尚读书做官,武将的地位越来越低。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似乎成了广大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加之“穷文富武”的现实,学武的成本高,不仅学费昂贵,还必须吃高蛋白食物补充身体消耗,寒门子弟没有经济基础学不起,富家子弟又往往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不出来,这就导致了真正能成才的武术家如凤毛麟角,如此传承下来,江湖中大量伪师泛滥,明师却寥若晨星。正因为如此,当今学习传统武术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得到真传,训练缺乏方法,不能管窥传统武术的精华,盲修瞎练,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成就。即便是得到传统武术的精髓,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训练,还必须天赋极高,并且练出传统武术中的绝招,弥补身体素质上与欧洲人的差距,才能最终在擂台上战胜对手。这么高的要求,必然导致传统武术的实战高手必然是不世出的万里挑一,也就形成了如今传统武术不能实战的尴尬局面。
再者,很多传统武术属于修道的动功或者说基础功法。其目的主要不是技击而是修道。自然在对抗上面着力不多。比如太极拳,就是道家的基础功夫,要求习练者在松静之中体会能量的运行进而获得传承的力量,或者进入极静的状态从而悟道。技击功能仅仅是练习太极拳的副产品。尽管太极拳的大成就者必然是天人合一的大师,能够做到周身处处是太极,一动一静皆浑然,与道合一,拥有大自然的能量,在技击上,也能达到无坚不摧的地步,然而,这样的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即便有这样的人,也不会轻易上擂台与人交手。这就导致了太极拳界除了清末杨露禅敢在北京摆擂台公开比试之外,很少再有太极拳练习者能够达到“杨无敌”的程度,也造成了太极拳缺乏技击性的现象。
相比于中国传统武术那么高的哲学境界,位于我国南部的泰国却孕育出了极具实战性的拳种——泰拳。泰拳没有花里胡哨的动作,也不见形而上的理论深度,更不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它的目的简单明确,就是打倒对手,取得胜利。这是一种以实战性为追求的拳种。在一九二零年代到一九八零年代的六十年间,中国传统武术对泰拳将近有十场交锋,中国只有两场平局,其它的都输了,并且输得相当惨。一九二零年代还是中国武术的黄金时期,国内还有一大批名震天下的武林高手,面对泰拳也没有派出一只像样的队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质疑,我们的功夫真的有传说中的那么天下第一吗?这也不能怪徐晓冬一个劲地批评传统武术不能打。
绝大多数的传统武术习练者不能实战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我们毋须讳言。面对多方面的指责,不必气恼,更不必狡辩。在实战方面,应该多向拳击、泰拳乃至巴西柔术学习。以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这才是振兴传统武术的唯一途径。
不过,我依然相信,中国武术最高境界的大师,一定可以傲世天下。只是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武,而在于道。他们不仅仅是武术大师,更是文化大师。他们已经达到禅武合一、与道合真的最高境界,他们是法界大海的出口,他们拥有整个宇宙的能量。这样的人,谁能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