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人性之美)
有一份力发一分光,这样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下午经过小区正门时,看到一对老年夫妻在门楼拐角处卖蔬菜。
他们所经营的只有三种叶菜。主打野生芹菜,应该有二三十斤;少量香芹,直株矮矮壮壮;还有十余棵可作雪里蕻的青菜,细细瘦瘦的:所售都是本土新鲜货。
最吸引我的是他们那种极其认真细致的行为方式。
老太太坐着一方小凳。只见她从身边的大竹篮里拿出翠绿的野芹拣择。而她的左手边已整整齐齐地叠放着拣好的成品:一根根芹菜嫩绿干爽新鲜。
老爷爷捆扎成品。他用绿色橡皮筋将芹菜扎成一把把,却又不是简单地凭目测扎成把,而是先拿出适量份额放到跟前的电子秤上称量,再依据心中某个重量多退少补。这样,用绿色皮筋捆扎好的芹菜就大小长短一致,根茎叶整齐划一,在垫板上叠放成了漂亮的几何形体。
看到这里,我已被老人家办事专注严谨的行为所感动一一即使他们的芹菜将以“把”为单位出售,却也保证了每把一个模样,份量不多不少刚刚好。我想得买一把,可又考虑买后带到超市不便。
待我从超市返回,两位老人还在那儿。我上前要了一把芹菜,拿十元纸钞递给老爷爷。老两口笑容可掬地给我装袋找零。
“怎么找六元?不是六元一把吗?”我担心他们折本。
“四元一把”,二老齐声道。“我们这芹菜很嫩哩,你拿回去炒点腊肉最好吃!”老爷子自豪地说,老奶奶附和着。
“肯定的,看这样子就鲜嫩,应该好吃!”我谢过二老。
走在回家的路上,提着这把沉甸甸的新鲜野芹,我兴奋而满足,更有感动敬佩。
回想前两天,在小区南门夜摊上,我也买过一把野生芹菜,六元。可它并没有这么鲜嫩,也没有这份量。看来,有些时候老人做生意更实诚厚道。也许,他们这个年纪付出劳动并不完全是为了收益吧。
每每看着这样的诚信长者,我便心生敬意。他们仿佛家乡的父老乡亲,虽已儿孙满堂并不愁吃穿,似乎大可不必劳碌奔波,只管在家安享太平。
然而,他们勤劳俭朴惯了,只要能下地劳作,终究是闲不住的。就像今天这二老,趁着大好春光,出门采些野芹菜,收获一份大自然的馈赠;顺便将自家菜园里种了吃不完的蔬菜也带过来。既活动了筋骨,又换了零花钱,更彰显老年生命的价值一一对于他们是最合理的选择,虽然他们的行为可能被后辈子孙所埋怨。
其实,人生不管处于何种阶段,只要自己愿意,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