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写作共读营的第三天!

2020-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傲然无双

最近因为参加了我们训练营,把每天的日更也提前到了下午15:00之前完成,这样晚上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真是爽歪歪。

今天早上没有看到如前两天一样的文字解读稿,可能是我还不太熟悉营内的操作细节。不过解读稿我听了两遍了,因为自己还没有处于那种位置,体会的也不是很深。

单从今天共读内容的几个关键字:输入、思考、细节、输出来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吧。

我的心得都是有了一两年沉淀的了,没有那么新鲜。2016年年底的时候突然萌生出想攻破一年阅读100本书的目标,然后参加了很多在线书院,买了不少纸质书。

在线书院里有部分书院的书目是相当有深度的,比如“量子书院”里都是理工类的书籍,社科类的书籍,比较生涩,不像干货书那么好理解。

而且前期的时候是一些原理性的阅读,中期就是社科,对我前半生都没有研究过的遗传学、染色体、生理学等相关科学进行了一些更细节化的研究。

别看我在这方面是小白,但是书籍写的很明白。不管你是否从事社科类的相关工作,你可以读懂。而且读的越投入,你会理解的越深。

到了后期就上升到哲学范畴了,据说哲学是数学的尽头,我一直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啥关系。我一向把哲学理解成文科的领域之内,而数学是理科的领域。虽然两者对于我来讲都不简单,但是先学理工后转文的我还是对哲学比较感兴趣的,而数学就……

好在书籍本身没有什么复杂的公式和计算,也让我松了一口气。用了大概九个月左右的时间解决掉了“量子学院”里必修的40多本书,又看了一些宇宙学相关的视频(通过邀请人数解锁的科学视频),我感觉我理工脑又行了。

接下来我开始追根溯源,去研究和剖析阅读方法。从最初级的基础阅读(也就是传统阅读)一直深入到脑阅读原理。

有一本绝版书叫《脑的阅读》,是通过临床学和医学、生物学角度来分析和讲解大脑在阅读行为进行时的工作原理。它从最基本、最细节的位置给我们一一呈现大脑是怎么通过五官感受到信息的输入,然后处理加工,形成认知存储到人体当中的。

据说一位阅读界的前辈花了两个小时阅读这本书,结果毫无所获。虽然他藏书上千,阅书无数,但是隔行如隔山。我如果不是进入现在这家和医学科技有关系的公司,我也理解不了多少。

但是我还是想说,虽然这本书不是大部头,也不建议轻意尝试。如果主题阅读输入类的相关书籍,这本书要除去的。

输入之后就是思考。思考是对输入进行一级加工的过程,我们通过大脑思考将信息处理成知识。《好好学习》中说过外界获得的文字和图片都是信息,对于我们来讲,没有经过实践处理和认知的都是信息,它们不能称为知识。

我们要利用自己已知的各种思考方法和技巧对这些输入的信息进行再认知,再理解,再实践,得到和信息源所述一致的结果,才可以证实(或者说从我们的角度证实)它是正确的知识。

知识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过去的真理放到现在,格局扩大一些,角度扩展一些,同样的道理未必有同样的解释,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所以真理也就不是真理了。

还记得小学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两只铁球同时落地》么?那么早的时代,被人称为真理化身的亚理士多德提出了一条错误的定理:两只铁球一大一小,如果同时从一样的高空落下,大的会先着地。根据20/80法则,80%的人都相信了这是真理,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物理学概念。而处于20%的伽利略就将这条错误的定理打破并引起了轰动!

所以,有时候细节可以打破一条约定俗成的定律!只要它有漏洞,一定会被发现!

最后是输出。我很不想将这篇文字虎头蛇尾!但是对于输出来讲,我的经验除了2018年开年报了有书一个线上培训,然后得到一个小平台,再然后坚持输出写作,偶然间碰撞到历史问答版块的套路,发现自己比较擅长这方面的内容。

当时毫不夸张地说,是写一篇过一篇。我也是头一次品尝到“知识变现”的甜头,而这个甜头,来自写作!

我将“有书君”这个虚拟人物赋予了鲜活的个性,并且独立于其他的写手,自创出属于个人的文章开头。只要有读者看到一篇写正史细节的文章,读起来很搞笑,有点儿野史的感觉,那么就有可能是出自于我的手笔。

多了就不想说了,我会继续坚持写作,直到写不动那天为止!阅读+写作是可以陪伴终生的,当思维和动作都跟不上趟的时候,唯有这两件事还可以操作吧,因为它们的上下限非常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