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家里的饭桌被掀了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13人  朱佳的假不正经

上期推送:

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

关于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很多读者问:

权威型父母该怎么做?

往下读


13秒,平息家庭大战

周末,来访者爱琳家的饭桌被掀了。

起因是小学五年级的女儿诚诚骂了一句脏话。

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诚诚五个人吃饭,爸爸看微信朋友圈,翻到一张诚诚同学G的照片,G是模范生,爸爸妈妈顺口说:“G真优秀“。

诚诚脱口而出:“傻X!”

这还了得!外公外婆火了:“小孩子怎么能骂脏话!”爱琳气得要命,加入进来训斥诚诚,后者拒不承认。在一旁始终没开口的爸爸也怒了,要求诚诚认错,诚诚依然故我,还回嘴:“我就说!她就是傻X!”

爸爸终于暴怒,拍着桌子站起来,抬手砸了碗,筷子迸断了, 菜也翻了。原子弹爆炸蘑菇云腾起,硝烟未散,一片狼藉。

老公脾气一向温和,爱琳没料到他会爆发,一时慌了,都不知道拦。

接下来,诚诚跑进自己的房间,躺在地板上,一边声嘶力竭地暴哭,一边发疯似地打着滚,嘴里口齿不清地喊着。

开始爱琳也在气头上,见孩子如此情状也感到蹊跷,遂进了房间,关上门问她怎么回事。

诚诚继续痛哭,同时抽抽噎噎地说,G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考试作弊,有一次还在学校偷自己的本子,同学都讨厌她,老师却一向偏袒她……

虽然是一面之辞,爱琳也能体会到孩子内心的痛苦。

“朱老师,事情已经过去,但我还想了解,这种情况,我到底该怎么做?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

确实有。

阅读以下内容之前,先想一想,你会怎么处理?

做个示范。

在三堂会审期间,爸爸临近爆发之前,如果妈妈对女儿说:

“骂脏话肯定不对,这一条你很清楚不用争辩——但妈妈相信你不会无缘无故地骂,一定有原因。现在先吃饭,吃完饭我陪你去房间,有机会听你说原因。”

7句话,用时13秒。

力挽狂澜。

站在成人这边,直率批评了女儿骂脏话的具体行为,认同并安抚其他成人,缓解其情绪。

站在孩子这边,理解且信任她不良行为背后必有原因,认同并接纳孩子,缓解其情绪。

给出进一步解决方案:全家先吃饭,饭后和孩子单独交流讨论。

自己明确表达观点,满足各方心理需求,掌控事态走向,局面收缩不扩张。

一己之力,全家消停。

难不难?

很难。

能够这样做的你,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需要预测他人的情绪。

情绪是认知之子,亦能生成行为——于是,你要在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向成长自己。

换一个更小的角度,用父母教养方式来对照(点击阅读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权威型父母的要诀如下:

高接纳 / 尊重: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给与一定信任,愿意倾听孩子诉说,关注其内心。

高要求 / 控制:有原则,有明确合理要求,正面指出孩子的错误,及时制止其任性行为。

以行为结果教育孩子:事后讨论,引导其了解自己骂脏话引发的实际结果,以及正面表达个人感受(说出对同学的看法)的可能结果——通过对比,学会在今后把握自己的行为。

很难,没有捷径。

难的事,往往是正确的事。

13秒的背后,是艰苦的修炼。

要求孩子正确,先要求自己正确。

我宁可收拾自己,不想收拾掀了的桌子。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

一篇好文影响人生

对孩子严格要求,还是给孩子成长自由

父母是移动的活火山?五步教你安全喷发

“大人为什么都喜欢欺骗小孩?”

性侵的心理动因?毒舌王尔德又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