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会选择不读一些热门书
文/z小秘秘
今天下班之后,又算是绕了远路,到镇上图书馆去了一趟,把大概一个多星期前借的书还掉,又重新借了另外的两本。
大概会有人觉得我的读书速度非常快。实际上我也就看完了其中一本,另外一本大概就看了开头的十页左右就再也读不下去了。
读完的那本是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那没读完的是埃莱娜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前者是那天逛图书馆的时候,忽然地就被吸引了很自然地就拿上;而后者则是有天书荒,网络搜书单时搜到的,惊讶于它的高评分,很是想睹一睹。
也差点就直接网络购书,把那一系列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买来。现在想想所幸没买。
01
我当然不是说这本书或者这个系列的书写得不好什么的(当然,没读完的我自然没法判断)。怎么说呢,读了十几页,总是进入不到剧情当中,也总是很难进入到那种情绪。
因为在读其他一些书的时候,光是读开头几页,就很自然很自然地进入到那书中情景去。越读下去就越是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我说服自己,大概是自己还没有沉下心来仔细去体悟罢。又多读了几页,还是没有起什么作用。
于是,我就干脆放弃读下去了。得出的结论便是,这本书不适合我读。

也有可能是这复杂繁多的人物就让我头大了吧。反正,总之,到最后,人名我也没记住几个,剧情那就更没记住了。
02
类似这样的情况以前也有过。
记得在大学的一段时候,校图书馆借阅榜啦、网上畅销榜啦,那本《百年孤独》总是占据着前列位置。
恰巧那时候舍友买来了这本书,就顺势借了来看。那本书看是看完了,剧情啥的我到现在是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最后对那本书的印象便是,人名很多很多,还贼长贼长。
在阅读途中我也几经想要放弃。但心里又有一种暗示,这热门书一定是有它热门的道理,定是我还没看到精彩的部分,还没能把握其精髓。
硬是咬牙催眠着自己把它读完。
03
像之前书荒的一段时间,跑去书店逛了半天,还是没啥想买的。
看来看去,仍发现那本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在畅销推荐列上。好几次看到过,也总没有想要阅读购买的欲望。
但那次正值书荒,就想着,长居畅销推荐列上,大概总有值得读一读之处的。便就买了回来,那书躺在书架上应该有一个多月了吧,好像连三分之一都还没读到。反正就是读不进去。
我这完全没有说以上提到的书写得有多烂,有多差劲的意思。
我想要说的是,大概每本书也都有自己的气场之类的,冥冥之中,某些书的场就是和自己场很接近,读起来也就很愉悦。不过,也理所当然,就会有场与场之间互相不吸引的。
所以现在也就更随性一点了。
无所谓那书是不是热门,只要适合自己的那便是好的。一些所谓的热门必读书也并不全都适合自己的口味。
04
我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某一天就会把上述提到的读不下去的书重新拾起。
一切皆有可能。
以后我的场也许就会变,变得很想要读一读那些书呢。
不过,现阶段,是暂时不会了。即使它可能很热门。
ps:我真的没有在批判那些书写的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