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酷说《老子》(30)▏为什么那些理想主义者,往往实现不了自
题引: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经向一位历史学家请教:
“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这位历史学家回答说:
“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
第一句就是:
“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
㊣其事好还。
(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万物强壮之后必然走向衰老,这是完全合乎于“道”的规律,你违背“道”的规律去作为,就会很快走向死亡。)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还。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1、
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
假设有两个国家之间爆发了一场长期战争,在武器和人数相差不那么悬殊的情况下,胜负的关键在于什么?
你的直觉一定会回答说:
“当然在于指挥!”
这个观点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也只能算肤浅之见。
2、
在上个世纪美国总统里根当政时,有一位海军部长叫约翰·莱曼。
他曾经给战争定义了一句很有名的话:
“外行谈战略,内行看后勤。”
不过,广义的“战略”其实是一种包括了后勤在内的整体战略。
而约翰·莱曼所说的“战略”:
是指一种狭义的、具体的作战部署。
用我们中国的语言表示就叫:
“兵法。”
一般人只要谈到兵法,脑海里立刻就会浮出《三十六计》。
并且想当然地认为:
计谋的运用,是胜败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外行看热闹。
3、
我们要知道:
真正的“兵法”,它是一种广义的战略。
比如《孙子兵法》在一开篇,就开宗明义的排出了战争最重要的五大关键: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兵法·始计篇 》
没错,“兵法”是最不重要的,排在最末尾的。
而最重要的排在首位的,是“道”。
也就是说:
必须要师出有名,顺天合道。
排在“道”之后的,就是天时和地利。
翻译成现代话无非是两个字:
“后勤。”
4、
陈毅元帅曾经在1951年会见苏联的驻华大使时感慨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其实这不只是陈毅的一家之言,也是当时许多共产党将领们的共识。
据统计: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兵力共投入大约60万,但你知道后勤人员一共出动了多少吗?
没错,是543万!
其中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二线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
那么,我们再反观国民党:
蒋介石投入的总兵力大约是80万,但是后勤人员,只有运输队10多万。
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地方武装保安队等等,最多也就三四十万。
后来美国有一位军事专家鲍嘉礼就专门写过一本探讨淮海战役的著作叫:
《调动敌人:中共军队在淮海战役中的策略》。
他在书中详尽地分析了国民党失败的三大原因,第一大的原因就是:
国民党没有建立起应有的后勤体系。
(其他两大原因分别是:糟糕的指挥体系和差劲的情报体系。)
5、
那么,显而易见:
正是因为中国解放军有着超一流的后勤保障,才能在武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击败蒋介石的80万精锐。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
两军相持,情报、指挥、战术、士气等等每一条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然而,如果从最根本上来说:
蒋介石的失败,就在于后勤保障的失措。
其实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凡是战争失败的一方,大多都是后勤失措的一方。
6、
举几个例子:
比如秦朝末年著名的巨鹿之战,项羽率三万人马破釜沉舟,击败了秦将王离几十万大军。
凭得是什么?
凭的是项羽提前掐断了王离粮草供应的咽喉部位——甬道。
再比如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率两三万人马渡河而来,打垮了袁绍二十万大军。
凭得是什么?
凭得是曹操夜袭了乌巢,提前烧光了袁绍的粮草。
还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志在必得。
但是为什么每次都功败垂成?原因只有四个字:
粮草不足。
7、
讲到这里你一定会有疑问:
“你谈了这么多战争后勤的重要性,究竟想表达什么?”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
战争的关键,在于后勤。
后勤的关键,在于粮草的提供者——老百姓。
所以,战争归根结底:
是两国老百姓之间的战争。
8、
根据《孙子兵法·用间篇》的记载: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
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也就是说:
只要有十万士兵出征,那么就有七十万老百姓提供粮草,充当后勤。
我们可以想象:
只要战争一久,七十万农民必定无暇去开荒种地。
那么结果是什么呢?当然是来年粮食紧张,甚至是闹饥荒。
所以老子才会说: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9、
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
“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
——《司马穰苴兵法·仁本第一》
没错,“冬夏不兴师”在春秋时期属于一种爱民的仁政。
但为什么冬天和夏天不适宜出兵征战呢?
一个原因当然是气候太冷或者太热,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却鲜为人知。
其实:
夏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季节,而冬天是人们消耗储备过冬的季节。
假如冬夏两季一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更容易造成饥荒之年。
而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更容易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司马穰苴紧接着说: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
而这恰恰也是老子的观点: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那么,“其事好还”又是什么意思呢?
10、
这一句话,目前还有争议。
第一种说法认为:
“其事好还”指的是因果报应。
套用孟子的一句话表达就是:
“爱人者,人恒爱之,伐人者,人恒伐之。”
当然,基督教的教义也持类似的观点。
比如耶稣在临刑前被人抓捕的时候,有一位信徒挥刀反抗。
耶稣就制止说:
“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
——《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 52》
然而,这种“因果报应”的说法看似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但是根据上下文来看,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尤其是老子在结尾已经点明了“物壮则老”这个核心寓意,所以:
“其事好还”的意思应该是“物极必反”。
11、
我后来查了一下,果然,司马光的注释正是此意。
他说:
“物极则反,故曰好还。”——(《道德真经论·卷二》
也就是说:
“一个国家如果以兵强天下,最终会走到自己的反面——积贫积弱。”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
孙武在《孙子兵法》的《作战篇》里就给出了一个经济学的解释,原文是: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
国家之所以会因为战争变得贫困,是由于远征。
远征,粮草就需要远距离输送。
战线越长,成本越高。
百姓的赋税就越重,也就越贫穷。
12、
那么,“近距离征战”难道就对百姓的生活没有影响了吗?
并不,影响同样很大。
为什么?
因为军队所到之处,必定会大大增加当地的人口总量。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假设一座城池本来有一万人口,每年收货一万吨粮食,每斤粮食一块钱。
那么,突然有一天城池的周围驻扎了五万大军。
这会引发什么情况呢?显而易见:
此时的粮食供给没有增加,人口增加了五倍。
根据经济学原理:
供小于求,物价会上涨。
也就是说:
“本来一斤粮食一块钱,结果涨成了六块。”
(当然不一定是这个数字,这只是大体估量。)
所以结局同样是:
老百姓突然就变穷了。
13、
那么, 我们可以再往前推进一步:
当一个国家因为常年征战导致“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的时候,不就等于是从一个强国大邦堕落成了“积贫积弱”的衰国危邦吗?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第五句】【第六句】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1、
前面我们讲过了,长期战争必定会拖垮任何一个强国大邦。
所以,“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的意思其实是:
“速战速决,不要打持久战。”
所谓的“果”,就是“结果”。
引申意为:
“见好就收,不要贪得无厌。”
司马穰苴就说过一句名言:
“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司马穰苴兵法·仁本》
2、
所以,以战止战才是正义之师,以战生战是自取灭亡的战争。
因为战争:
只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在公元前七世纪,楚国诞生了一位楚庄王。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就是他的独家贡献。
他一生征战无数,但是对“武力”却有着清醒的认识。
公元前597年,郑国背叛“楚郑之盟”,转投晋国。
楚庄王出兵征讨,最终,郑襄公投降求和。
并且开出条件:
“只要楚国不屠城,愿意将郑国改设为楚国的一个县,自己当县长。”
当时许多大臣都劝楚庄王说:
“白给不要非君子,郑襄公也该杀!”
楚庄王却摆了摆手说:
“贵为一国之君,能为百姓如此请命,放他一马吧。”
这就叫“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只要达到使郑国服软并且继续联盟的目的就可以了,绝不会贪多务得,以战生战。
3、
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更加有戏剧性。
郑襄公正在拟定合约的时候,晋国突然派兵来救,算是为自己的小弟出头。
结果跟楚军从夏天打到秋天,最终大败而归,并且在郑国境内留下了数十万具白茫茫的尸骨。
当然,楚国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就在晋国撤兵的时候,就有一个叫潘党的幕僚提出:
“应该将晋军的尸骨全部收集起来,修建一座“京观”(就等于是尸体展览馆)。
既可以警示诸侯各国,又可以给子孙留个纪念。”
但是,楚庄王生气地质问道:
“你懂什么叫“武”吗?”
潘党无言以对,楚庄王语重心长地说了四个字。
这四个字可谓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理念,一直影响到今天。
没错,这四个字就是:
“止戈为武。”
(武,由“止”和“戈”组合而成。)
然后,楚庄王又引经据典,提出:
武的作用在于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
如果自己一味地炫耀武力,就是失德之君,带来的只能是毁灭。
—— 以上内容综合取材自《左传·宣公十二年》
所以,最终楚庄王拒绝了潘党的提议,班师回朝了。
4、
楚庄王虽然是赢家,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而是痛定思痛,创造新地总结出了“武力”的终极内涵——止戈。
没错,这就是老子所描述的: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第七句】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1、
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的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后来,据说马克思的女儿燕妮曾经向一位历史学家请教:
“您能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人类历史浓缩在一本小册子里吗?”
这位历史学家回答说:
“不必,只要四句德国谚语就够了。”
第一句就是:
“上帝让谁灭亡,总是先让他膨胀。”
然而,为什么要先让他疯狂和膨胀呢?
没错,就是因为四个字:
“物极必反。”
2、
其实,这个规律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观察到了。
日中则偏,月满则亏;
否极泰来,喜极生悲;
花红之后,就开始凋谢;
人富之极,就开始衰微。
总而言之:
物壮则老,无一例外。
不过,老子的这种思想并非是他自己的闭门独创,而是有迹可循,有缘可查的。
3、
我们都知道,《周易》的乾卦里就有一个爻辞是:
“亢龙有悔。”
(亢:至高的;悔:过失、灾祸。)
按照卦象的解释: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意思是:
“ 至高之极的龙会有灾祸发生,凡事不可求满,满了以后必定不长久。”
然而,卦象的解释太抽象了,缺乏具体的描述。
4、
幸好,后来孔子注《周易》的时候,提供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演绎。
孔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自古以来,对孔子这句话的解读五花八门,但是都词不达意,甚至离题万里。
那么今天,我紫侠狼给你一个最正宗的解答:
孔子的意思其实是:
“当一个国君把自己看得太尊贵,就会觉得没有哪个名位能配得上自己;
当一个国君把自己看得太高大,就会觉得没有哪国百姓能配得上自己统治。
虽然宗臣贤士就围绕在他眼皮之下,但是在他眼里,都是一群无能鼠辈。
根本无法理解自己,也根本不配辅佐自己。
所以,这种国君太追求极致,太追求完美。
必然会以一种“理想主义”情怀施政行事,罔顾国情和民心。
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引发祸患,追悔莫及。”
所以, 孔子接着说: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没错,这种国君太理想化,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政治”。
他们天真的以为:
治国就像是画画,人心好比是一张白纸。
可以完美地按照构想,尽情地摹画出他们想要的任何一种图案。
也就是说:
他们会把任何一条有效的政策,发挥到极致,实施到尽善尽美。
结果,他们虽然做到了“物壮”,却也开始变“老”。
最终,走向了理想的反面。
因此孔子才会感叹道: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可见,孔子也是“物壮则老”的代言人。
5、
我们可以来看一则典故,记载散见于《吕氏春秋·适威》,《淮南子·道应训》、《说苑》、《韩诗外传》等等。
出处很多,所以真实性应该无需置疑。
典故里的君臣对话是这样的:
魏武侯问李克:
“曾经繁荣强盛的吴国为什么会灭亡?”
李克回答说:
“数战而数胜。”
魏武侯好奇地说:
“数战数胜不是大好事吗?怎么会导致亡国呢?”
李克不愧是“孔门十哲”之一子夏的学生,他的解释浸满了儒家的味道。
他说:
“ 数战则民罢,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鲜矣。”
意思是:
战事太多,民力疲惫,必定人心涣散;
胜利太多,君主骄满,必定变本加厉。
两者一旦形成稳定态势,想不亡国都难。
魏武侯恍然大悟,感叹道:
原来吴王夫差之所以最终败给越王勾践,根源就在于此。
6、
没错,李克从经济学和心理学两种角度:
进一步验证了司马穰苴所提出的“国虽大,好战必亡”的规律,也进一步验证了“亢龙有悔”。
还进一步发挥了孔子所说的“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当然,更进一步演绎了老子的教导: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章【完】